路路快要出生前,我心裡總有一種矛盾的心情:一方面覺得未來的日子裡,不能夠像以往一樣全心全意的陪伴勒勒,總心疼勒勒;一方面又心疼肚裡面的路路,在媽媽肚子裡面就總是要陪著媽媽遷就哥哥的需要,沒能夠得到媽媽全心的照顧。兩個寶貝來到我的生命中以後,我總是自嘲說,我要不是前一個後一個、上一個下一個、要不就是左一個右一個,他倆總是想盡辦法的分享著媽媽。就連媽媽在洗碗,也要一個人抱一條腿(路路現在最喜歡的活動就是快速爬行到媽媽的腳邊,然後抱住媽媽的腿站起來,常使得在廚房工作的媽媽立時動彈不得)。
很多時候,我總想著這兩個孩子都分不夠媽媽的注意力與愛,我真恨不得自己能夠多個三頭六臂可以在做事之餘來保護、照顧、教導、陪伴他們,卻沒有意識到他們彼此就是我所能夠給他們最好的禮物。
害怕洗澡的妹妹(說什麼不願意坐進澡盆裡)如果有哥哥在,就可以很安定的在澡盆裡面邊玩耍邊洗澡。
勒勒很喜歡玩廚房玩具,我們在yard sale花了2元美金買了近百件的廚房玩具配件(有各種食材、煮飯工具、鍋碗瓢盆)。勒勒總是在玩具堆中認真的烹煮食物,路路也在一旁跟著瞎攪和,等到哥哥煮好的以後,總有妹妹給他捧場吃一口,然後他就會大聲的向媽媽報告:「妹妹覺得我煮得很好吃耶!」讓他好不得意。
勒最近迷上了開車,他稱這輛車是他的H(我們家的Honda是勒口中的「爸爸的H」)。妹妹樂得做他的乘客,哥哥載著妹妹繞著客廳打轉兒,時不時到一個地方就會說:「好了,妹妹,到學校(/教會/公園/上班的地方)了,請下車。」然後一邊繞圈一邊說:「我要去接妹妹了。」到了妹妹的地方就說:「媽媽,請抱妹妹上車,我要載她回家了。」妹妹很喜歡搭哥哥的車,總是笑嘻嘻的坐在背後抓得老緊。不過他倆玩這開車乘車的遊戲時,媽媽可不能閒著,一下子上車一下子下車的,勒勒力道抓不準,常常一不小心就把妹妹搞得四腳朝天。可愛的路路非常的信任哥哥,不論哥哥怎麼不小心把她摔著,她下一次仍是信心滿滿的爬上哥哥的車。
妹妹非常不喜歡坐Carseat,在車上的時光對她來說總是非常難熬,但時常因為有哥哥的陪伴,他倆可以自己在後座找到他們的樂趣。下面的影片是有一天前座的我們在路上聽到兩個娃娃們自己在後面玩得超開心、我從副駕駛座回頭錄下來的。可惜沒辦法錄到妹妹的臉蛋兒,但想必她是笑得很開心。他倆正在輪流發出很大的叫聲,然後接著放聲大笑。
看著相親相愛的兩兄妹,是我這些日子以來最大的樂趣與安慰。
但是這些日子裡,讓我最頭痛的也是他倆的糾紛。他倆只要離開我眼前一兩分鐘,就能夠發生各種「火爆衝突事件」。劇情通常是:妹妹奮不顧身的爬向哥哥正在玩的玩具,然後「唰」的一下弄倒了哥哥的鐵軌或卡車,接著哥哥出手(腳)毫不留情的把妹妹打(踢)翻在地,妹妹發出驚天動地的暴哭,哥哥極其生氣、拳頭緊握、眉頭緊皺的說:「妹妹拿我東西。」等到媽媽救援安撫之後,妹妹一下地面後又會彷彿沒有任何記憶般的再爬向哥哥,然後同樣的劇碼就會立時再度上演。這樣的劇情讓媽媽每天忙得分身乏術,家裡總是幾分鐘之內就要發生一場全打腳踢與暴哭,擔心妹妹受傷的我總是得要在第一秒鐘衝到現場,光是收拾調解這些糾紛就能讓我筋疲力盡,常常幾個小時下來好像打了一場仗一般。妹妹在遭多次攻擊之後,現在只要哥哥作勢要打她(根本還沒有碰到她),她就立刻四腳朝天往地上一躺、開始呼天搶地的大哭尋求援助,有時媽媽遠遠看到真是啼笑皆非。
我們不斷的教勒勒:不論如何,只要出手打人就是不對的。勒勒因為動手打妹妹,已經不知道遭懲罰多少次了(沒收玩具、罰座),但是每次受罰以後也彷彿沒有記憶般的馬上再犯。我們都深知這對他也是很艱難的,也只能這樣重複又重複的教他(真的非常的耗費心神與耐性)。現在都跟勒勒說,當妹妹快要來拿你的東西的時候,你有三個選擇:
(1)拿起你的玩具趕快跑,妹妹跑不贏你。並且拿一個別的玩具給她。
(2)大聲叫爸爸媽媽來幫忙:「請把妹妹抱走。」
(3)跟妹妹分享。
很少看到勒選第三個選項,除非他心情大好,但通常堅持不了幾分鐘以後,也會因為妹妹不照他的意思玩而上演糾紛。第一個選項也常因為妹妹通常不滿意哥哥給她選的玩具、一心覺得哥哥手上的那個就是最好玩的,以致於最後還是落得糾紛上演。勒勒常採用第二個辦法,但有時候爸媽手上正好有事情沒有辦法即時趕到(所謂的「即時」,是30秒鐘之內),勒勒就沒辦法忍耐了,後來第二個方法竟然逐漸演變為勒勒自己把妹妹「拎」起來移到客廳的另外一個角落裡,讓趕到的媽媽看得又好氣又好笑。
處理你倆的糾紛,真是讓媽媽頭痛不已,但願你倆,越打越相親(媽媽與阿姨也是這樣打大的阿!)。
你們彼此,是媽媽在你們這一輩子所能夠給你們最好的禮物。未來人生的路上,媽媽希望你們明白: 再也沒有什麼禮物能夠比相親愛的手足更貴重了。
Tuesday, August 28, 2012
Thursday, August 23, 2012
階梯小路
勒小時候,我們家裡沒有樓梯,但勒總像個小蜘蛛人,整天想盡辦法往上爬(詳見攀岩高手)。我記得勒的所有粗動作發展都很超前,沒有一個讓我擔心過,我唯一大費心思教導他的就是怎麼從床上下來(跟下樓梯是一樣的技術),為的就是要避免他從床上面摔下來。
路大約在九個多月未滿十個月左右(2012.7.2)學會了爬上樓梯,一沒注意她人已經在樓梯口咿咿呀呀的叫人了,可能是因為有點得意、也有可能是因為下不來了。
最厲害的是從台灣回來之後,路每次大便了,就會自己爬到二樓的廁所跟房間門口叫喚。因為媽媽總是在房間幫她脫了尿布、隨後就會帶她去廁所洗屁股。似乎十分熟悉這樣的流程了,居然學會了大便就爬到二樓去叫喚人的本事。
路一直沒有真正學會怎麼下樓梯,但是她有一個極大的好處,就是比起哥哥,似乎對「邊緣」特別的有概念。因此時常看到她在床緣、樓梯口嚷嚷著要人來幫忙,自己是絕對不會輕舉妄動。但是她有一個毛病,要是她想下來時你正在附近,也許是相距一公尺左右這種距離,小路就會突然以為這是個安全的辦法、奮不顧身的撲下來(其實她根本搆不著人),總之是對爸爸媽媽充滿了信心,知道我們無論如何會接住她,她這個習慣常把場面搞得驚險萬分。
2012.8.14那天,路路11M2D,媽媽聽到路一陣叫喚,但是因為手邊有煮一半的東西沒法脫身而慢了點到樓梯邊看她。面對這種情況,一般也不用特別擔心,因為她是不會輕舉妄動的,但是我為了小心起見,一般如果聽到她開始往上爬了、或是知道他人在樓上,都會特別的留心注意。那天等我向樓梯口張望時,赫然發現路竟然自己默默的在下樓梯,我很興奮趕緊喊爸爸哥哥來看。只是後來見到我們都來了,就開始在樓梯上招手叫喚人,說什麼也不願意自己再往下走,我們不斷的給她加油打氣,才又勉強的下了一階樓梯。我想路路心理的OS是這樣的:你們不在,我不得已只好自己下了,你們都來了,怎麼還不來幫我?
現在路還是經常在樓梯口叫喚,可能覺得自己下還是不是很妥當,不過媽媽很高興路學了這個本領了。
路大約在九個多月未滿十個月左右(2012.7.2)學會了爬上樓梯,一沒注意她人已經在樓梯口咿咿呀呀的叫人了,可能是因為有點得意、也有可能是因為下不來了。
最厲害的是從台灣回來之後,路每次大便了,就會自己爬到二樓的廁所跟房間門口叫喚。因為媽媽總是在房間幫她脫了尿布、隨後就會帶她去廁所洗屁股。似乎十分熟悉這樣的流程了,居然學會了大便就爬到二樓去叫喚人的本事。
路一直沒有真正學會怎麼下樓梯,但是她有一個極大的好處,就是比起哥哥,似乎對「邊緣」特別的有概念。因此時常看到她在床緣、樓梯口嚷嚷著要人來幫忙,自己是絕對不會輕舉妄動。但是她有一個毛病,要是她想下來時你正在附近,也許是相距一公尺左右這種距離,小路就會突然以為這是個安全的辦法、奮不顧身的撲下來(其實她根本搆不著人),總之是對爸爸媽媽充滿了信心,知道我們無論如何會接住她,她這個習慣常把場面搞得驚險萬分。
2012.8.14那天,路路11M2D,媽媽聽到路一陣叫喚,但是因為手邊有煮一半的東西沒法脫身而慢了點到樓梯邊看她。面對這種情況,一般也不用特別擔心,因為她是不會輕舉妄動的,但是我為了小心起見,一般如果聽到她開始往上爬了、或是知道他人在樓上,都會特別的留心注意。那天等我向樓梯口張望時,赫然發現路竟然自己默默的在下樓梯,我很興奮趕緊喊爸爸哥哥來看。只是後來見到我們都來了,就開始在樓梯上招手叫喚人,說什麼也不願意自己再往下走,我們不斷的給她加油打氣,才又勉強的下了一階樓梯。我想路路心理的OS是這樣的:你們不在,我不得已只好自己下了,你們都來了,怎麼還不來幫我?
現在路還是經常在樓梯口叫喚,可能覺得自己下還是不是很妥當,不過媽媽很高興路學了這個本領了。
勒語錄
勒去上學之前,我特別擔心他聽不懂英文。
同班有一個中國孩子,中文說的好,已經上了一年的學了,英文也沒問題。因此我囑咐他:「勒,你如果不知道該做什麼,就看茜茜姊姊做什麼,你就跟著做什麼,知道嗎?」
回來以後,我問他說:「勒你今天乖嗎?有自己去尿尿嗎?」
他很嚴肅的跟我說:「那裡沒有男生的馬桶。」
我很驚訝的說:「怎麼會呢?」
他說:「茜茜姊姊說的。」
看來他真的很聽媽媽的話,連廁所都跟著茜茜姊姊去了。
-------------------------------------
勒:媽媽,等妹妹長大了,她也要去上學嗎?
媽:對阿!到時候勒勒就可以在學校照顧妹妹了喔!因為勒勒已經上學很久了。
勒:到那個時候爸爸媽媽就老了嗎?
媽:對喔!會老一點。
勒:那我就會照顧爸爸媽媽。
媽:這麼好阿!(媽媽感動中)
勒:妹妹也會照顧你們的。(勒篤定的點點頭)
同班有一個中國孩子,中文說的好,已經上了一年的學了,英文也沒問題。因此我囑咐他:「勒,你如果不知道該做什麼,就看茜茜姊姊做什麼,你就跟著做什麼,知道嗎?」
回來以後,我問他說:「勒你今天乖嗎?有自己去尿尿嗎?」
他很嚴肅的跟我說:「那裡沒有男生的馬桶。」
我很驚訝的說:「怎麼會呢?」
他說:「茜茜姊姊說的。」
看來他真的很聽媽媽的話,連廁所都跟著茜茜姊姊去了。
-------------------------------------
勒:媽媽,等妹妹長大了,她也要去上學嗎?
媽:對阿!到時候勒勒就可以在學校照顧妹妹了喔!因為勒勒已經上學很久了。
勒:到那個時候爸爸媽媽就老了嗎?
媽:對喔!會老一點。
勒:那我就會照顧爸爸媽媽。
媽:這麼好阿!(媽媽感動中)
勒:妹妹也會照顧你們的。(勒篤定的點點頭)
標籤:
上好的恩典
Wednesday, August 22, 2012
上學後的進步
這週,是勒勒上學的第二個星期了。
每天進教室第一個活動,老師會讓小朋友們坐下來看月曆,然後介紹今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為了讓勒勒更加熟悉環境,這幾天我們就非常努力的、配合兒歌教他星期天到星期六的英文怎麼說。
第四天上學吃早飯時,我跟勒勒說:「勒今天是Thursday。」他小傢伙聽到這句話立刻開始呻吟哀號逐漸轉為哭泣「我不要去上學!」後來我跟他解釋:「勒勒長大了,要去上學才會進步,勒勒很厲害,可以學英文回來教媽媽跟妹妹。爸爸每天上班、勒勒也每天要上學。」然後用一盒小小的巧克力半哄半騙的把他送上了爸爸的車子。
到學校雖然也有哭,但是哭得比較小聲一點。接他的時候,先說「我都沒有哭喔」頓了一下以後說「只有哭一點點」。
勒勒每天還是會不斷重複的問「媽媽,我為什麼要上學?我可以跟你在家裡嗎?」夜裡常做惡夢大喊著「不要」,早上本來都七點就會自己蹦蹦跳跳跑下來,現在都要賴到八點多被我硬挖起來,本來最愛吃的早餐也拖拉著怎麼都吃不完,有時還要很撒嬌的抱在媽媽懷裡餵。昨天晚上,甚至被媽媽發現有一點點磨牙。這些小小的細節,都讓媽媽心疼不已。媽媽真希望勒可以趕快適應英文的環境(至少要到不影響他未來上小學的學習程度),這樣子也許就不用勉強他一星期上四天學了。
問他為什麼不喜歡上學呢?他說:「他們都講英文阿!」我想這對敏感的勒勒還是有一點辛苦,需要適應。雖然知道,孩子非常快就可以適應語言,但是做媽媽的還是心疼不已。勒一向需要大量的語言來表達他自己的需要與情緒,一下子被放在一個不但不能說還聽不懂的環境,實在是很為難他。想想剛來到美國的自己,其實還是學過英文的,但是剛開始要口語表達都有這麼大的壓力,真是難為他了 。為了要讓勒勒進步與成長,不但勒勒要勇敢,媽媽也要勇敢阿!
第一天上學回來,勒從學校帶回了當天做的練習。是描寫的數字與子音字母,應該是老師牽著他的手描寫的,下頭還描寫了自己的名字。媽媽看了嚇了一跳!這麼小的孩子就要學寫字阿?而且還寫的這麼小字。我還以為現在只是塗鴉的年紀而已。

第三天上學後,老師說,勒似乎有一點完美主義,如果不是老師牽著他的手寫,讓他自己寫,他不小心畫歪了,一著急就會把整張紙都塗掉,要不然就是拿起橡皮擦把所有的一切都擦得乾乾淨淨。老師通常是一個孩子一個孩子指導,所以等到她回過頭來看勒的時候,勒不是都擦掉了就是都畫亂了。老師也發現用英文跟勒解釋,他似乎不明白老師的意思,因此老師特別交代:1.讓我回家帶著他以正確的握筆方式練習描寫;2.讓我跟他好好說明解釋寫得不完全正確沒有關係、是很正常的,要學習接納自己的現狀。
老師講的很嚴肅的樣子阿~彷彿我面對的是一個小學生似的,讓我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在我心中總覺得這個寶貝還這麼小一點兒,都還沒有三歲呢!不過既然老師都交代了,我晚上就很認真照老師所說給勒上了課了(謝謝爸爸努力的照顧妹妹,不來打擾)。
第二天(星期四),老師說勒勒大大的進步,她很明顯的就知道我有在家幫助他學習。這一天帶回來的作業雖然不如前幾天的光亮整齊,但是每一筆都是勒勒自己用心寫的(橘色是老師幫他修正的)。

晚上我們在家裡練習的時候,發現勒勒已經能夠一邊寫一邊念出字母的發音(phonics),也會一邊寫一邊讀數字。真正學會了什麼、寫了什麼對媽媽來說好像並不是最重要的,最令我開心的是看到他認真、專注、努力的樣子。而且,看樣子他非常喜歡這個名為「上課」的活動,他總是說:「媽媽,來幫我上課了嗎?」雖然媽媽在家裡教他,他總是不斷的顧左右而言他,一下子摸腳、一下子偷瞄玩具或離開座位的,但是如果我說:「勒勒你到底要不要上課?」他就會很著急的跑回來坐好說:「要上要上。」
雖然每天上學前都還是要上演「我不要上學」的戲碼,但是老師說到了教室雖然哭泣,但一旦發現事成定局也就安份守己的跟著學習了,不像第二天一整個早上都非常的沮喪的樣子。今天好朋友Ning去幫我接勒的時候,說老師正在用I pad給他們看一個什麼東西,勒還高興的站起來拍手呢!
希望寶貝能夠越來越適應學校的生活。
每天進教室第一個活動,老師會讓小朋友們坐下來看月曆,然後介紹今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為了讓勒勒更加熟悉環境,這幾天我們就非常努力的、配合兒歌教他星期天到星期六的英文怎麼說。
第四天上學吃早飯時,我跟勒勒說:「勒今天是Thursday。」他小傢伙聽到這句話立刻開始呻吟哀號逐漸轉為哭泣「我不要去上學!」後來我跟他解釋:「勒勒長大了,要去上學才會進步,勒勒很厲害,可以學英文回來教媽媽跟妹妹。爸爸每天上班、勒勒也每天要上學。」然後用一盒小小的巧克力半哄半騙的把他送上了爸爸的車子。
到學校雖然也有哭,但是哭得比較小聲一點。接他的時候,先說「我都沒有哭喔」頓了一下以後說「只有哭一點點」。
勒勒每天還是會不斷重複的問「媽媽,我為什麼要上學?我可以跟你在家裡嗎?」夜裡常做惡夢大喊著「不要」,早上本來都七點就會自己蹦蹦跳跳跑下來,現在都要賴到八點多被我硬挖起來,本來最愛吃的早餐也拖拉著怎麼都吃不完,有時還要很撒嬌的抱在媽媽懷裡餵。昨天晚上,甚至被媽媽發現有一點點磨牙。這些小小的細節,都讓媽媽心疼不已。媽媽真希望勒可以趕快適應英文的環境(至少要到不影響他未來上小學的學習程度),這樣子也許就不用勉強他一星期上四天學了。
問他為什麼不喜歡上學呢?他說:「他們都講英文阿!」我想這對敏感的勒勒還是有一點辛苦,需要適應。雖然知道,孩子非常快就可以適應語言,但是做媽媽的還是心疼不已。勒一向需要大量的語言來表達他自己的需要與情緒,一下子被放在一個不但不能說還聽不懂的環境,實在是很為難他。想想剛來到美國的自己,其實還是學過英文的,但是剛開始要口語表達都有這麼大的壓力,真是難為他了 。為了要讓勒勒進步與成長,不但勒勒要勇敢,媽媽也要勇敢阿!
第一天上學回來,勒從學校帶回了當天做的練習。是描寫的數字與子音字母,應該是老師牽著他的手描寫的,下頭還描寫了自己的名字。媽媽看了嚇了一跳!這麼小的孩子就要學寫字阿?而且還寫的這麼小字。我還以為現在只是塗鴉的年紀而已。
第三天上學後,老師說,勒似乎有一點完美主義,如果不是老師牽著他的手寫,讓他自己寫,他不小心畫歪了,一著急就會把整張紙都塗掉,要不然就是拿起橡皮擦把所有的一切都擦得乾乾淨淨。老師通常是一個孩子一個孩子指導,所以等到她回過頭來看勒的時候,勒不是都擦掉了就是都畫亂了。老師也發現用英文跟勒解釋,他似乎不明白老師的意思,因此老師特別交代:1.讓我回家帶著他以正確的握筆方式練習描寫;2.讓我跟他好好說明解釋寫得不完全正確沒有關係、是很正常的,要學習接納自己的現狀。
老師講的很嚴肅的樣子阿~彷彿我面對的是一個小學生似的,讓我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在我心中總覺得這個寶貝還這麼小一點兒,都還沒有三歲呢!不過既然老師都交代了,我晚上就很認真照老師所說給勒上了課了(謝謝爸爸努力的照顧妹妹,不來打擾)。
第二天(星期四),老師說勒勒大大的進步,她很明顯的就知道我有在家幫助他學習。這一天帶回來的作業雖然不如前幾天的光亮整齊,但是每一筆都是勒勒自己用心寫的(橘色是老師幫他修正的)。
晚上我們在家裡練習的時候,發現勒勒已經能夠一邊寫一邊念出字母的發音(phonics),也會一邊寫一邊讀數字。真正學會了什麼、寫了什麼對媽媽來說好像並不是最重要的,最令我開心的是看到他認真、專注、努力的樣子。而且,看樣子他非常喜歡這個名為「上課」的活動,他總是說:「媽媽,來幫我上課了嗎?」雖然媽媽在家裡教他,他總是不斷的顧左右而言他,一下子摸腳、一下子偷瞄玩具或離開座位的,但是如果我說:「勒勒你到底要不要上課?」他就會很著急的跑回來坐好說:「要上要上。」
雖然每天上學前都還是要上演「我不要上學」的戲碼,但是老師說到了教室雖然哭泣,但一旦發現事成定局也就安份守己的跟著學習了,不像第二天一整個早上都非常的沮喪的樣子。今天好朋友Ning去幫我接勒的時候,說老師正在用I pad給他們看一個什麼東西,勒還高興的站起來拍手呢!
希望寶貝能夠越來越適應學校的生活。
標籤:
上好的恩典
Sunday, August 19, 2012
補記2012/08/04:調整時差大作戰:出去玩吧!
回到美國的第一個星期六,一家四口都還在時差當中,CC 為了提振大家日間的精神,特別提議一起到後山去看Alpacas。臨時起意,還約上了Tim一家一起去冒險(因為去之前很打電話一直沒聯繫上,擔心人家根本沒有開門)。
這幾年這種動物在台灣似乎也流行了起來,好朋友丸子、小凱因這種動物定情,我才知道牠叫做「草泥馬」。過去,我都管牠叫做羊駝。跟我們一家四口合影的是最喜歡人家摸牠的Peter。
這不是我們頭一次看羊駝了。上一回是因為大火逃難的時候到一個隱密的Victory ranch見過,當時只有一歲半的勒勒非常的喜歡(詳情請見避難之旅Day1: Fort Union and Victory Ranch)。 是一種好溫馴可愛的動物,沒想到我們後山(約一小時車程)也有一個小小的私人畜牧場有飼養,這個畜牧場經營民宿,至於Alpacas則是開放給旅客免費參觀的。
地方不是很好找,花了CC不少功夫才找到,資訊如下:
Aspen Ridge Alpacas of Northern New Mexico
790 Aspen Dr., Jemez Springs, New Mexico 87025
575-829-3312
比起上次見到Alpacas,勒長大不少,雖然剛開始有一點怯生生的,但是很快就發現Alpacas很溫馴可親。Alpacas也特別喜歡小孩子,比起大人,小孩子看起來「溫馴」一些(我相信這是一個錯覺)。
一年多前去的Victory Ranch的主人比較商業化的經營,有分場次收費並且無限量提供treat讓大家餵食Alpacas。這裡主人Gary讓我們免費參觀並且給予詳盡的介紹,在參觀之後,讓我們每個人握著「兩到三顆的treat」體驗一下餵Alpacas。Treat放到手裡要先捏緊,否則沒有兩下子就會被Alpacas搶走了。
要特別介紹一下路路今天穿的小澎澎裙,是二伯母送的,穿起來好可愛!路路骨架小又比較苗條,長度已經有點勉強啦!但是領口邊媽媽給摺縫了一大塊兒才能免於「露香肩」。
告別台灣的繁華與便利、家人簇擁的熱鬧與溫馨,又回到這安靜的山頭了。孤單,有一點;單挑兩個孩子的壓力,也有一點。但是學習不論身在什麼環境,都要營造當下的小幸福。
更多照片請見照片集:20120804羊駝
標籤:
趴趴走
Saturday, August 18, 2012
美食家小路路
人家說女孩兒比較細緻,在我們家真是一點兒也沒有錯,由路路吃東西的習慣來看,更是明顯的不得了。
回頭看路未滿九個月時我寫下的文字,當時我還覺得路路比勒勒好帶一些,沒想到我真是小看了她這小姑娘的執拗勁了!
路四個月開始拒吃奶瓶,以至於最後變得完全不懂得怎麼用奶瓶。當時因為太累奶水幾乎要斷的我(擠半個小時都擠不出30 c.c.),只有每一兩個小時就把她抱起來親餵,好不容易追回了一點奶水,否則女兒就要斷炊了。擔心我的奶水不夠造成她營養不良,我們滿四個月就給路進了輔食,並且把formula往輔食裡面加。
大約八個月起,罐頭的嬰兒食品越吃越差,我就開始自己給她煮營養粥。路的嘴挑從這個時候就略顯端倪。以前勒勒吃的營養粥,我都是用大骨湯把所有營養食材熬熟了以後,用vita mix一口氣打成食物泥給他吃,但是路就嫌這樣的食物沒有口感了,泥狀的食物一律從她的齒間唇縫中給「噗」出來,得用壓力鍋給她熬、要軟得得以下嚥卻維持口感才行。
九個月開始,路開始明顯的排斥媽媽在粥裡面偷加的嬰兒奶粉,即便是偷加一點點她都能嚐得出來。我們煞費苦心的給她換別的牌子的奶粉,也只捧場了兩天,又不買單了。
十個月,回到台灣的路路,在阿公阿媽的細心呵護之下,餐餐都有現煮的粥可吃(過去媽媽都是一次熬三天的份量),即便已經這麼高規格待遇了,小妞也只有起初捧場,後來每次餵吃飯都如同在打仗一般。喝奶也只有媽媽去辦事、只有阿公阿媽或是爸爸照顧時,勉為其難的喝一些充數。自此開始全面破戒,大人的食物只要她願意吃的都給她吃。倒是吃了很多疼愛她的阿公、阿伯、伯母給買的牙牙餅和超寵愛她的阿公給偷偷走私的大人餅乾。
將滿十一個月,回到美國媽媽有要開始獨自苦戰兩個小娃的飲食起居,但是路路這養挑了的胃口可一點也不合作,因此媽媽只好比照阿公阿媽的規格天天給她煮粥(雖然沒有辦法餐餐,但是幾乎一天就要煮一次)。但是這樣並沒有辦法達到她的要求。好在細心觀察路路的阿嬤提醒我說路路似乎喜歡吃有香氣的食物,我因此想到在她的粥裡面加上剁碎了的香菇。少量的大骨湯熬煮糙米、黑米、白米、剁碎的排骨肉、香菇、胡蘿蔔、芹菜與其他綠葉蔬菜等等、並且還破借給加了少量的鹽調味,這粥連爸爸媽媽嚐起來都覺得好香啊!小路路全泥狀的不吃(過去哥哥只要果汁機打一打就搞定了,現在媽媽給練得切功進步不少啊)、隔天的不吃、冷掉的不吃(他有時吃得太慢,後半碗就涼了)、偷偷加了嬰兒食品蔬果粉末的不吃(要求一定要新鮮食材),真是苦了媽媽了。更傷腦筋的是,就算符合上述所有要求,她也不願意餐餐吃一樣的東西!得要換換花樣,有時吃麵條、麵線,有時吃包子(很喜歡媽媽做的奶皇包)、還喜歡吃蘋果咖哩口味的白飯。
相對於白米飯路路比較喜歡吃麵條,這應該是爸爸的基因。最喜歡的大人的粗麵條,「倏」的一聲就吸進了嘴裡,怕他噎到、切得短短的麵條她抓不起來反而不滿意。麵線也可以,但是就沒有這麼滿意。
除了吃一般的麵條,路路也喜歡吃哥哥愛吃的Macroni and Cheese(媽媽用奶油、鮮奶自己煮的,不是現成的喔!),一顆一顆的抓起來吃,很滿意的樣子。只是這營養似乎不是那麼足夠,倒是可以讓媽媽忙碌的時候給路路消磨一些時間。
除了一天吃三餐與不定時的喝奶(下午陪哥哥午睡時與晚上睡前會固定喝母奶,其他時間就不定時喝奶)以外,每天午睡起來會跟哥哥一起進行「水果時間」。路路最喜歡吃的水果是葡萄(切成八分之一的小塊),偶爾也會吃吃香蕉、酪梨(比較常當正餐)、哈密瓜、水蜜桃等,但是對於後面提到的這幾樣水果在她胃口不佳時通常會被她邊玩邊捏得稀巴爛。
關於路不願意吃的食物,可真是一點也勉強不了她,不但勉強不了,就連誘騙都有困難。我時常拿的路最喜歡的餅乾哄她張嘴,然後冷不防的塞進一口粥,之後再把餅乾放進去。這麼幾次下來,小妞就學聰明了,餅乾如果不是自己拿到手中了,她是絕對不張嘴。媽媽只好威脅利誘的跟她說:「她如果不張嘴,我就不給餅乾。」小路路似乎馬上就領會了這個道理,上有對策下有應策:她會先張嘴含下我給她的粥,從我手中取得獎勵的餅乾後,立刻把嘴中的粥吐出來、把餅乾塞進嘴裡。唉!不是媽媽在哄騙路路,是路路在哄騙媽媽啊!
雖然這張照片焦對到媽媽哄騙路路的餅乾上面了,不過還是可以透過這張照片跟大家分享路路抵死不從的執拗與倔強。
讓她吃個飯都這麼費心費事啊!看來媽媽以後得天天絞盡腦汁跟這個小娃娃鬥智鬥勇了。到底是誰說:老大很難養,老二就會很好養的呢?唉!這事真是沒有發生在我們家。
回頭看路未滿九個月時我寫下的文字,當時我還覺得路路比勒勒好帶一些,沒想到我真是小看了她這小姑娘的執拗勁了!
路四個月開始拒吃奶瓶,以至於最後變得完全不懂得怎麼用奶瓶。當時因為太累奶水幾乎要斷的我(擠半個小時都擠不出30 c.c.),只有每一兩個小時就把她抱起來親餵,好不容易追回了一點奶水,否則女兒就要斷炊了。擔心我的奶水不夠造成她營養不良,我們滿四個月就給路進了輔食,並且把formula往輔食裡面加。
大約八個月起,罐頭的嬰兒食品越吃越差,我就開始自己給她煮營養粥。路的嘴挑從這個時候就略顯端倪。以前勒勒吃的營養粥,我都是用大骨湯把所有營養食材熬熟了以後,用vita mix一口氣打成食物泥給他吃,但是路就嫌這樣的食物沒有口感了,泥狀的食物一律從她的齒間唇縫中給「噗」出來,得用壓力鍋給她熬、要軟得得以下嚥卻維持口感才行。
九個月開始,路開始明顯的排斥媽媽在粥裡面偷加的嬰兒奶粉,即便是偷加一點點她都能嚐得出來。我們煞費苦心的給她換別的牌子的奶粉,也只捧場了兩天,又不買單了。
十個月,回到台灣的路路,在阿公阿媽的細心呵護之下,餐餐都有現煮的粥可吃(過去媽媽都是一次熬三天的份量),即便已經這麼高規格待遇了,小妞也只有起初捧場,後來每次餵吃飯都如同在打仗一般。喝奶也只有媽媽去辦事、只有阿公阿媽或是爸爸照顧時,勉為其難的喝一些充數。自此開始全面破戒,大人的食物只要她願意吃的都給她吃。倒是吃了很多疼愛她的阿公、阿伯、伯母給買的牙牙餅和超寵愛她的阿公給偷偷走私的大人餅乾。
將滿十一個月,回到美國媽媽有要開始獨自苦戰兩個小娃的飲食起居,但是路路這養挑了的胃口可一點也不合作,因此媽媽只好比照阿公阿媽的規格天天給她煮粥(雖然沒有辦法餐餐,但是幾乎一天就要煮一次)。但是這樣並沒有辦法達到她的要求。好在細心觀察路路的阿嬤提醒我說路路似乎喜歡吃有香氣的食物,我因此想到在她的粥裡面加上剁碎了的香菇。少量的大骨湯熬煮糙米、黑米、白米、剁碎的排骨肉、香菇、胡蘿蔔、芹菜與其他綠葉蔬菜等等、並且還破借給加了少量的鹽調味,這粥連爸爸媽媽嚐起來都覺得好香啊!小路路全泥狀的不吃(過去哥哥只要果汁機打一打就搞定了,現在媽媽給練得切功進步不少啊)、隔天的不吃、冷掉的不吃(他有時吃得太慢,後半碗就涼了)、偷偷加了嬰兒食品蔬果粉末的不吃(要求一定要新鮮食材),真是苦了媽媽了。更傷腦筋的是,就算符合上述所有要求,她也不願意餐餐吃一樣的東西!得要換換花樣,有時吃麵條、麵線,有時吃包子(很喜歡媽媽做的奶皇包)、還喜歡吃蘋果咖哩口味的白飯。
相對於白米飯路路比較喜歡吃麵條,這應該是爸爸的基因。最喜歡的大人的粗麵條,「倏」的一聲就吸進了嘴裡,怕他噎到、切得短短的麵條她抓不起來反而不滿意。麵線也可以,但是就沒有這麼滿意。
除了吃一般的麵條,路路也喜歡吃哥哥愛吃的Macroni and Cheese(媽媽用奶油、鮮奶自己煮的,不是現成的喔!),一顆一顆的抓起來吃,很滿意的樣子。只是這營養似乎不是那麼足夠,倒是可以讓媽媽忙碌的時候給路路消磨一些時間。
除了一天吃三餐與不定時的喝奶(下午陪哥哥午睡時與晚上睡前會固定喝母奶,其他時間就不定時喝奶)以外,每天午睡起來會跟哥哥一起進行「水果時間」。路路最喜歡吃的水果是葡萄(切成八分之一的小塊),偶爾也會吃吃香蕉、酪梨(比較常當正餐)、哈密瓜、水蜜桃等,但是對於後面提到的這幾樣水果在她胃口不佳時通常會被她邊玩邊捏得稀巴爛。
關於路不願意吃的食物,可真是一點也勉強不了她,不但勉強不了,就連誘騙都有困難。我時常拿的路最喜歡的餅乾哄她張嘴,然後冷不防的塞進一口粥,之後再把餅乾放進去。這麼幾次下來,小妞就學聰明了,餅乾如果不是自己拿到手中了,她是絕對不張嘴。媽媽只好威脅利誘的跟她說:「她如果不張嘴,我就不給餅乾。」小路路似乎馬上就領會了這個道理,上有對策下有應策:她會先張嘴含下我給她的粥,從我手中取得獎勵的餅乾後,立刻把嘴中的粥吐出來、把餅乾塞進嘴裡。唉!不是媽媽在哄騙路路,是路路在哄騙媽媽啊!
雖然這張照片焦對到媽媽哄騙路路的餅乾上面了,不過還是可以透過這張照片跟大家分享路路抵死不從的執拗與倔強。
讓她吃個飯都這麼費心費事啊!看來媽媽以後得天天絞盡腦汁跟這個小娃娃鬥智鬥勇了。到底是誰說:老大很難養,老二就會很好養的呢?唉!這事真是沒有發生在我們家。
標籤:
主的小羊路路
Wednesday, August 15, 2012
踏出離開媽媽的第一步--勒上學了
媽媽的寶貝勒勒上學了。
本來妹妹出生之前,我們就準備讓勒勒去上學。後來發現當時未滿兩歲的勒勒如果要上學的話,必須要一次報名一週40小時。捨不得他一下子要適應這麼長時間的學校生活,就沒讓他去。妹妹出生以後,依照書上的建議,為了避免讓他覺得是因為妹妹出生使他必須要去上學,媽媽又硬著頭皮熬了半年有餘。今年年初,我們踏著雪參觀了Town裡的五所Preschool。初春,我始終為著要不要送勒去上學、要送幾天、幾小時、哪一所學校這些事情反覆思量、糾結不已。自負如果能夠騰出更多做家事的時間,我可以比學校教他更多東西、給他更好的照顧,又可以節省很大的一筆開銷(美國的幼稚園的價格是台灣的雙倍有餘);卻又擔心自己給路路的注意力與時間不足,以及擔心勒太晚去接觸英語環境,日後會在學習上更加挫折。教會姊妹們多半支持我將勒送去上學、CC更是擔心我的體力無法負荷長時間帶著兩個孩子的生活,因此半拉半推的帶著我去幫勒註冊了,臨註冊前我又到教室觀摩了老師教學的情形,當時,還想要臨陣退縮。
大約三星期以前,勒只要聽到「上學」、「幼稚園」這類的字眼就會開始放聲大哭「我不要去上學」,有幾次還夜裡惡夢起來喊叫「我不要去上學」,導致好長的時間裡,幼兒園是我們家不能談的話題。回到台灣以後,可能是聽到妞妞姊姊、嫚嫚姊姊上學都有上學的事情,回到美國以後我給他讀Taoning借我們的「小烏龜卡爾去上學」的童書,他心裡似乎慢慢的接受上學這件事情。要開學的前一星期,我試著跟他說「勒勒已經長大了,要去上學了」,他竟然開翹似的開始得意洋洋的重複著我說的這句話,並且也總是很得意的在電話中跟阿公阿媽這樣說。
幼兒園的遊樂場在放學以後是對社區開放的,上星期,我們特意帶他先去玩一玩。遊戲場的地板都是用輪胎碎片舖成的,所以摔下來特別的軟,但是有可能還是會破皮。勒管這個地方叫做「學校的公園」。
星期一早上,勒看起來心情大好。我跟他重複了一遍幼兒園的作息,並且也再次跟他提到了幼稚園老師不會說中文的事情。我跟他說「勒現在會說中文跟一點點的英文,可是老師他只會說英文喔!如果勒聽不懂老師說話,就問問茜茜姊姊『老師說什麼阿?』這樣就可以了。」每次我講道「老師說什麼阿?」總會配上一個兩手一攤的動作,勒似乎覺得這個動作充滿了喜感,每講到這他都會開心的咧嘴一笑。他的笑容,讓戰戰兢兢要送他去上學的我心裡紓緩了不少。
揹上了掛著名牌的小書包(裡面裝著一套換洗衣物、水壺、還有防晒油),勒帶著得意的笑容準備出門。有媽媽在場的勒勒總是特別的孩子氣,聽到孩子哭聲總是容易心軟的我也不想讓自己受到這樣的試探、加上妹妹還沒有吃完她的早餐,因此,我們決定讓爸爸送他去上學、我去接他放學。
為了讓勒對上學充滿了好感,我們特地讓爸爸陪勒勒坐他最愛的公車去上學。(勒超級喜歡坐公車,還曾經為了爸爸開車來接我們以至於不能坐公車回家一路大哭大鬧不止)
看著爸爸牽著勒的小手迎著朝陽出門了,媽媽真是百感交集阿!從今以後,媽媽要更多學習:學習放心、放手,學習習慣孩子的背影。
勒的上學日記:
第一天上學:令人跌破眼鏡的,勒一點都沒哭。除了在遊戲場時總是跑去玩大孩子的遊樂設施被老師制止卻聽不是很懂之外(我們帶他去玩時沒跟他說清楚有一些玩具小小孩不能玩的 ),老師說他表現的很好,還帶了兩個今天的習作回來,一個是描繪的三角形圖案、一張是老師帶著他寫的數字0~10。
回來以後,勒得意的說:「媽媽我長 大了,已經上過學了。」一向語感甚好的勒用語總是精準,「上過學」這個字眼讓媽媽聽了覺得大事不妙,趕緊跟他解釋說「上學是『每天每天』都要去的喔!就像爸爸上班一樣。」他小傢伙以為上學是一個單一的活動,只要去過就證明長大了,也就算是完成了。
第二天上學:據爸爸描述,勒哭得很可憐,一直哭喊爸爸。喊得一向冷靜的爸爸沒法專心上班到正午,就打電話來問媽媽要不要去接勒勒了。媽媽接到爸爸電話說今天勒哭得厲害,一早沒法專心做任何事情,一直想著要不要帶妹妹去學校看勒勒呢?又知道孩子看到我肯定沒好事,本來搞不好安靜下來可能又會哭起來,因此一直克制著自己不跑去學校(帶著妹妹要去『偷看』太困難了)。直到熬到了十一點十分才到學校(11:30放學),勒看到我很高興的跑過來,跟我說的第一句話是:「媽媽,我剛剛一直在叫爸爸。」聽得我好心疼。老師說勒上午斷斷續續的一直在哭,玩一會兒想起來就哭一陣這樣子。
第三天上學:吃早餐的時候,勒就說:「媽媽,我還想要在家裡。」穿鞋時已經顯得非常不情願,好說歹說用一支棒棒糖才把他勸上了爸爸的車,到學校跟昨天一樣的哭。好消息是,老師說今天在學校哭得不這麼厲害了,今天帶回了一張數字跟字母的習作。
希望寶貝勒勒早日適應上學的生活,媽媽也要好好學習放手的功課。
本來妹妹出生之前,我們就準備讓勒勒去上學。後來發現當時未滿兩歲的勒勒如果要上學的話,必須要一次報名一週40小時。捨不得他一下子要適應這麼長時間的學校生活,就沒讓他去。妹妹出生以後,依照書上的建議,為了避免讓他覺得是因為妹妹出生使他必須要去上學,媽媽又硬著頭皮熬了半年有餘。今年年初,我們踏著雪參觀了Town裡的五所Preschool。初春,我始終為著要不要送勒去上學、要送幾天、幾小時、哪一所學校這些事情反覆思量、糾結不已。自負如果能夠騰出更多做家事的時間,我可以比學校教他更多東西、給他更好的照顧,又可以節省很大的一筆開銷(美國的幼稚園的價格是台灣的雙倍有餘);卻又擔心自己給路路的注意力與時間不足,以及擔心勒太晚去接觸英語環境,日後會在學習上更加挫折。教會姊妹們多半支持我將勒送去上學、CC更是擔心我的體力無法負荷長時間帶著兩個孩子的生活,因此半拉半推的帶著我去幫勒註冊了,臨註冊前我又到教室觀摩了老師教學的情形,當時,還想要臨陣退縮。
大約三星期以前,勒只要聽到「上學」、「幼稚園」這類的字眼就會開始放聲大哭「我不要去上學」,有幾次還夜裡惡夢起來喊叫「我不要去上學」,導致好長的時間裡,幼兒園是我們家不能談的話題。回到台灣以後,可能是聽到妞妞姊姊、嫚嫚姊姊上學都有上學的事情,回到美國以後我給他讀Taoning借我們的「小烏龜卡爾去上學」的童書,他心裡似乎慢慢的接受上學這件事情。要開學的前一星期,我試著跟他說「勒勒已經長大了,要去上學了」,他竟然開翹似的開始得意洋洋的重複著我說的這句話,並且也總是很得意的在電話中跟阿公阿媽這樣說。
幼兒園的遊樂場在放學以後是對社區開放的,上星期,我們特意帶他先去玩一玩。遊戲場的地板都是用輪胎碎片舖成的,所以摔下來特別的軟,但是有可能還是會破皮。勒管這個地方叫做「學校的公園」。
星期一早上,勒看起來心情大好。我跟他重複了一遍幼兒園的作息,並且也再次跟他提到了幼稚園老師不會說中文的事情。我跟他說「勒現在會說中文跟一點點的英文,可是老師他只會說英文喔!如果勒聽不懂老師說話,就問問茜茜姊姊『老師說什麼阿?』這樣就可以了。」每次我講道「老師說什麼阿?」總會配上一個兩手一攤的動作,勒似乎覺得這個動作充滿了喜感,每講到這他都會開心的咧嘴一笑。他的笑容,讓戰戰兢兢要送他去上學的我心裡紓緩了不少。
揹上了掛著名牌的小書包(裡面裝著一套換洗衣物、水壺、還有防晒油),勒帶著得意的笑容準備出門。有媽媽在場的勒勒總是特別的孩子氣,聽到孩子哭聲總是容易心軟的我也不想讓自己受到這樣的試探、加上妹妹還沒有吃完她的早餐,因此,我們決定讓爸爸送他去上學、我去接他放學。
為了讓勒對上學充滿了好感,我們特地讓爸爸陪勒勒坐他最愛的公車去上學。(勒超級喜歡坐公車,還曾經為了爸爸開車來接我們以至於不能坐公車回家一路大哭大鬧不止)
看著爸爸牽著勒的小手迎著朝陽出門了,媽媽真是百感交集阿!從今以後,媽媽要更多學習:學習放心、放手,學習習慣孩子的背影。
勒的上學日記:
第一天上學:令人跌破眼鏡的,勒一點都沒哭。除了在遊戲場時總是跑去玩大孩子的遊樂設施被老師制止卻聽不是很懂之外(我們帶他去玩時沒跟他說清楚有一些玩具小小孩不能玩的 ),老師說他表現的很好,還帶了兩個今天的習作回來,一個是描繪的三角形圖案、一張是老師帶著他寫的數字0~10。
回來以後,勒得意的說:「媽媽我長 大了,已經上過學了。」一向語感甚好的勒用語總是精準,「上過學」這個字眼讓媽媽聽了覺得大事不妙,趕緊跟他解釋說「上學是『每天每天』都要去的喔!就像爸爸上班一樣。」他小傢伙以為上學是一個單一的活動,只要去過就證明長大了,也就算是完成了。
第二天上學:據爸爸描述,勒哭得很可憐,一直哭喊爸爸。喊得一向冷靜的爸爸沒法專心上班到正午,就打電話來問媽媽要不要去接勒勒了。媽媽接到爸爸電話說今天勒哭得厲害,一早沒法專心做任何事情,一直想著要不要帶妹妹去學校看勒勒呢?又知道孩子看到我肯定沒好事,本來搞不好安靜下來可能又會哭起來,因此一直克制著自己不跑去學校(帶著妹妹要去『偷看』太困難了)。直到熬到了十一點十分才到學校(11:30放學),勒看到我很高興的跑過來,跟我說的第一句話是:「媽媽,我剛剛一直在叫爸爸。」聽得我好心疼。老師說勒上午斷斷續續的一直在哭,玩一會兒想起來就哭一陣這樣子。
第三天上學:吃早餐的時候,勒就說:「媽媽,我還想要在家裡。」穿鞋時已經顯得非常不情願,好說歹說用一支棒棒糖才把他勸上了爸爸的車,到學校跟昨天一樣的哭。好消息是,老師說今天在學校哭得不這麼厲害了,今天帶回了一張數字跟字母的習作。
希望寶貝勒勒早日適應上學的生活,媽媽也要好好學習放手的功課。
標籤:
上好的恩典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