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獻寶.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獻寶. Show all posts

Friday, September 11, 2015

生日Party幕後花絮:記生日Party前

每年孩子的生日都用給孩子做蛋糕為活動拉開序幕。在另外一個生日聚會看到一個外表只塗滿了白色鮮奶油的高蛋糕,結果切開來裡面是一個讓孩子又驚又喜的六層的彩虹蛋糕後,媽媽心裡暗下決心你們生日時,也要給你們準備一個彩虹蛋糕。 
路路現在特別喜歡在廚房裡面幫忙媽媽,她總是說自己是媽媽的好幫手。尤其是在哥哥上學了以後,路路更是強調:「爸爸去上班、偉臻姐姐去上學、哥哥也去上學,媽媽的好幫手全不都不在家,所以現在我是媽媽的好幫手。」這句話是在哥哥要準備上學之前,媽媽諄諄教誨路路的,路路都記在心上了。我包餃子她會幫著桿皮;我煮白飯她會爭取要把米從米袋裡撈出來、洗米(這個部分總是讓媽媽捏一把冷汗);當然媽媽做蛋糕、麵包、包子時,她幫忙的興致更高了。只要看到媽媽穿上圍裙準備上工,她小姑娘也趕緊一邊叨唸著「我來幫忙」一邊趕緊去洗手。這一次的生日蛋糕麵糊也是路路幫忙攪拌的喔!
第一次烤這麼薄的麵糊,每一個烤盤只用到1又1/3杯的麵糊,鋪在烤盤裡面超級薄,我都擔心烤起來不成一層的厚度,但幸虧沒有烤得更厚,否則這蛋糕堆起來就太高了。
六層蛋糕堆起來看似容易,但我還是把它堆得有點像比薩斜塔。六個顏色的蛋糕看起來很美麗,讓我一邊做一邊心理很興奮期待孩子們看到蛋糕切開以後的表情。
現打的鮮奶油太好吃了,小幫手都成了幫吃的了,一個個伸著小手指往鍋子裡面挖奶油吃,連小弟弟龍龍都著急的爬到桌上來搶著吃,路路最後索性把鍋子都拿起來舔得乾乾淨淨。
抹好鮮奶油以後在蛋糕表面裝飾上彩虹色的水果:紅(草莓)、橙(哈密瓜)、黃(鳳梨)、綠(奇異果)、藍(藍莓)、紫(葡萄)。這個蛋糕表面的裝飾點子是受到一個Cheese cake裝飾的方法啟發的,當時看到那個Cheese Cake用草莓、奇異果與藍莓裝飾很漂亮,回來立刻現學現賣的給偉臻做了一個當生日蛋糕,也因此臨時急轉彎放棄原本用小熊棉花糖妝點蛋糕的主意,改把這個彩虹蛋糕的表面也裝飾成彩虹水果色。
完成圖是這樣子的。
我一向是最不會裝飾蛋糕的外圍圈,這次的彩虹蛋糕因為六層,是平常蛋糕的兩倍高度,更是讓我不知從何下手做妝點。很多人問我花多少時間做這個蛋糕,其實真正花在做的時間不多,但是花在思考怎麼裝飾的時間是挺長的。這個用MM巧克力妝點側邊的主意是跟偉臻一起商量出來的。妝點過程好吃又好玩,孩子本來還在幫忙排巧克力的,到後來都變成在偷吃巧克力。
完成了,孩子們的彩虹生日蛋糕。
生日當天,蛋糕端出來孩子們就很興奮,切開以後更是讓孩子切開以後更是帶給孩子們很大的驚喜。
除了彩虹蛋糕以外,鮮奶酪配上彩色的Cherios也成為很美麗的一道點心。
這一些手工限量特製的小羊餅乾,是我跟偉臻深夜裡用一顆顆搓出來的小球拼出來的。雖然吃起來並不是特別美味(現成的餅乾麵團做的,香蕉巧克力口味),但是看起來確實好可愛。
這是大受稱讚的西瓜鯊魚水果拼盤。其實也是幾個月前看到網路上在流傳的西瓜鯊魚,看看作法沒有想像的困難,當時就很想試一試。生日聚會的前一週正好一位朋友來家裡玩,送了一顆西瓜,當時就隨手拿起來切切看,發現不怎麼困難,因此生日當天就認真的做了一個,加上五顏六色的水果配合著,很受歡迎。
今年的生日聚會因為孩子比較多,怕在屋裡面竄進竄出房間與樓上樓下會不好控制,因此特地準備在後院辦生日聚會。這是我們在生日聚會前一天把後院的屋簷佈置成Party模式,手剪的彩球花挺有畫龍點睛的效果。比照去年的模式,給勒、路分作了一個以交通工具和公主系列為主題的歲數海報。
前一天爸爸、偉臻姊姊帶著孩子們辛辛苦苦紮得好多氣球一夜之後都破光光了,幸虧Party一大早,氣球高手福祥叔叔來給我們紮了一整排的漂亮氣球,不但讓早到的孩子玩得開心,也讓我們的後院增色了不少。
朋友笑著問我說:「你這是多少工作時數準備出來的?」我還真的不知道呢!但是忙得很興奮、也很開心,我想這就是一個媽媽看到孩子又長大一歲的激動心情轉化而來的。偉臻從我開始構想這個生日聚會開始,就一直給我無敵的支持與幫忙,她好幾次很興奮的說:「我們開一個公司幫小朋友辦生日派對吧!」呵呵!那怎麼行,除了替自己的孩子做有足夠的衝勁外,即便是一個很令人歡喜跟興奮的工作,還是太累人了。套一句朋友說的話:「這種公司不倒,人也要先倒。」

曾幾何時,自己也從那個主張不要大張旗鼓給孩子過生日的媽媽,變成了辦生日派對的媽媽了?在準備Party的過程中,我問起了自己這一個問題。以前我總主張給孩子過生日是一個不好的教育方式,生日應該是讓孩子學習感謝父母的日子,不是給他慶祝包禮物的日子。開始轉變作法的起因是為了給勒勒建立更多人際關係的緣故,去年也確實因為透過生日派對達成了這個目標。除此之外,我想這派對顯出來的就是一個媽媽看到孩子又長大一歲的激動心情。

孩子們享受他們生日派對,我也很享受在為他們準備的這個過程。

Tuesday, April 28, 2015

Backyard Fun--Jungle Gym

丸子很眼尖,看到CC拍後院下大雪的影片時,發現我們後院進駐了新玩具。

大部分美國人的家庭都會在後院設置一些大肌肉活動的遊樂設施,像是滑梯鞦韆組、跳床。我一直很心動想要給孩子安置類似這樣的大型玩具,但是這些設施一般會破壞後院的草皮,我們後院又沒有足夠的水泥地空間,所以這個請願一直沒有被批准。

直到去年冬天因為帶孩子參加別的小朋友的生日Party時,看到有類似這樣的攀爬玩具,讓我又回家研究了一下,發現這樣的攀爬玩具不會傷害草坪,又符合勒勒、路路特別喜愛爬上爬下的喜好,而且可以從3歲玩到12歲(以它可以承重的條件來看的話,大人也可以玩),這一次爸爸同意了,所以我們在春天下訂了這個新玩具。

在爸爸生日的這一天組裝完成了(一根一根組起來的),所以爸爸說是他的生日禮物。
在還沒有完全搭好的時候,孩子們就蠢蠢欲動,一直被怕他們栽下的我厲聲制止。總算搭穩妥了,兩個孩子立刻很興奮的開始玩起來了。勒勒一下子就爬到了頂端;路路的高度還沒有辦法直接爬上去,需要旁邊放個椅子墊腳。
兩個孩子把翹翹板搬進了Jungle Gym裡面,然後玩著從Jungle Gym跳到翹翹板上面的遊戲。龍龍也可以扶著欄杆看熱鬧了。
利用復活節領回來的許多彩蛋貼紙,媽媽給他們設計了一個「另類撿蛋」遊戲,我們把所有的彩蛋貼紙貼在Jungle Gym上面,必須要爬在Jungle Gym上面拿彩蛋貼紙。
兩個孩子都很賣力的在上面攀爬穿梭,媽媽很高興的在下面偷笑,必須要多開發這種媽媽省力、他們發洩精力的遊戲才行。
 檢視彩蛋的收穫。
旁邊看熱鬧的弟弟也很開心。
經過了一個月,兩個孩子在上面的身手越來越俐落、越來越大膽了,竟然可以掛在上面扮猴子,還可以直接跳下落地。
這個器材很結實,也可以給爸爸拉單槓。
 瞧瞧這一對蝙蝠父子,與看熱鬧的姊弟。

今年的雨、雪多,後院的花開得特別的好。


為這個小而美的後院感謝神!

Monday, April 6, 2015

The Best Ever Easter Eggs (Plus Egg Hunt Video)

昨天路路從兒童英語查經俱樂部(AWANA Club)帶回了一袋子的復活節小禮物(各種各樣的小兔子、小雞糖果與吹泡泡罐)還有一盒蛋

沒錯,一盒蛋,看起來就像這樣。
裡面是老師很用心、編寫著1~12號的彩蛋。
每一年到了復活節,孩子總是會從各式各樣的場合帶回各種各樣的彩蛋,有巧克力蛋、有上了彩色的水煮蛋,也有這種裡面總是裝著各種各樣小玩具、小貼紙或是糖的塑膠彩蛋。但這一次的彩蛋與眾不同,讓媽媽想要為文記錄一下。

每一顆彩蛋打開以後,是一個代表耶穌受難至復活的象徵物品。
1.一條麻繩,用以代替驢駒的鬃毛:耶穌騎驢駒光榮進耶路撒冷(太21:6)。
2.一枚銅錢:加略人猶大以30塊錢的代價出賣了耶穌(太26:14-15)。
3.餅乾(為了將這套彩蛋能夠長期收藏起來,我將新鮮的餅乾換成了一個杯子):最後的晚餐(太26:17-29)。
4.一朵花:代表客西馬尼園,耶穌在這裡禱告(太26:36-46)。
5.十字架:耶穌被交給人釘十字架(太27:26)。
6.荊棘冠冕(太27:29)
7.釘子:耶穌被釘十架
8.骰子:士兵拈䰗分耶穌的衣服(太27:36)
9.海綿:海絨蘸滿了醋給耶穌喝(太27:48)
10.細麻布:約瑟用乾淨細麻布將耶穌的身體裹好(太27:59)
11.石頭:把大石頭滾到墓門口(太27:60)
12.空的:代表空空的墳墓,因為耶穌復活了!!

和孩子一邊拆彩蛋,一邊回憶耶穌受難的點滴,這真是我所見過最有意義的彩蛋了。決定把這一盒彩蛋珍藏起來,每年復活節期都可以拿出來跟孩子一起複習主耶穌為我們在十字架所成就的。

附上2015年的撿蛋記錄(去年的撿蛋記錄得到勒路的青睞,點播率很高,所以今年媽媽也給他們製作一個,也是記錄「龍龍的第一次撿蛋」)

Saturday, August 24, 2013

分享:東雨四歲遊戲套書(六書)

勒勒兩歲多的時候我們在網站上給他買了日本Kumon的兩本練習冊,一本是My First Book of Tracing,另外一本是My First Book of Cutting。勒勒愛不釋手,總是吵着說「要做作業」,指得就是要做練習冊裡面的描線、剪貼活動。因此回台灣時我特地到書局想找一些可以動手操作的練習冊。確實,依照學習的理論,經過實務操作的學習是最有效率的,我想也最能激發孩子的學習樂趣。

當時買下了一本「東雨的3歲邏輯對應貼貼書」。因為在書局裡面包了封套,只能看着封面封底推測內容,因此只買了一本,但也因此發現了這一系列設計用心的練習冊。

因此當今年在丹爸那裏看到「東雨四歲遊戲套書」這個包套時(比我在書局單買一本划算太多了) ,就很開心的給勒勒買了一組。
這本邏輯對應貼貼書與我當初買的三歲那一本是一同一系列的。每一頁有各種各樣的題目,讓孩子撕下貼紙來作答,對於運筆還不是很順暢的孩子,這樣的作答方式充滿了樂趣。孩子本來就好喜歡撕貼紙、貼貼紙,配合上各種知識的學習特別吸引勒勒。題目包羅萬象,包括認知、空間、邏輯、觀察、辨識、注意分類、數學、組合、判斷能力等等。我把內頁隨性拍了幾頁下來提供有興趣的媽媽參考。
其實每一本練習冊都有不少重複的題型,每本六十多頁。透過不同的方式問同樣的問題罷了。其他這幾本的內容還包含了中英文識字、數學能力(算數、形狀空間)、發揮創意動手做勞作、生活應用(看時間)等等。之前只有一本的時候我們總是很捨不得一口氣做太多,這下子有這麼多本,可以做個過癮了。每一頁的圖片與設計都很可愛、清晰,很適合孩子。



這些練習冊就讓勒勒挑着有興趣的先做(同時也一邊幫他鑑定難易度),有時挑到太難的,他會有些挫折,因此我都盡量幫他選接近他能力範圍的先做,讓他每次想到要做這些練習冊都是興高采烈的。另外就是每次都要在他意猶未竟的時候就收起來了,千萬不要讓他做到煩了、覺得沒意思了。

最後這一本是很傳統的迷宮遊戲,但是因為他是N次寫的,我覺得這個設計特別的實際,也是這一套書裡面,我覺得勒勒最能夠獨自操作的。一拿到的那天,他就一口氣做了大半本,樂此不疲。迷宮通常有一個故事主體,通常與童話故事有一些關係的。 這除了可以讓孩子練習認知以外,我覺得也是一個很好的運筆練習,因此我都教勒勒不但要走對路,而且不要「撞到牆」。


勒勒三歲十個月開始使用這些練習冊,雖然沒有都使用,但感覺還蠻適齡的。我想倘若他沒來得及做完就進步到超過這個程度,那麼就留着讓妹妹接著做。

我覺得買着這樣的書籍對做父母的也是一項很大的挑戰喔!就像大多數的書需要共讀一樣,我覺得這些練習冊也非常需要爸爸媽媽投入時間來陪伴孩子做。不是那種丟給孩子讓他亂撕亂黏亂塗一場,最後扔在一旁那樣。因此這些教材實在不起什麼代替爸爸媽媽陪伴孩子的作用,反而是需要投資更多時間的。

Tuesday, May 14, 2013

媽媽美術教室: 蔬菜手印畫

雖然沒有任何美術的訓練,但是似乎天生就是一個喜歡塗塗抹抹、拼拼貼貼的人。

那天在巧虎的節目上看到「蔬菜壓畫」的單元,教小朋友用切下來不要的蔬菜一端塗上顏料來作畫。做菜的時候看到那切下來的菜根,也決定來試一試。正好有二嫂送給勒勒的無毒手印畫用的印泥,拿來做蔬菜壓畫正合適。

這是我們的道具:紅白蘿蔔(媽媽還用刀給雕刻了一下,更加合用)、小白菜的頭。

這是我們的成品
勒勒路路玩得高興,媽媽也是。

Tuesday, February 26, 2013

妙點子:髮飾收納

全職的媽媽有很多事情要忙,但是因為腳邊總有一個(或兩個)小跟班,想忙卻總是動彈不得。想要掃地、孩子就來搶掃把、畚箕;想要炒菜、洗碗,孩子抱著腿哭著要抱;想要折衣服、孩子一件件把衣服攤開;想要用電腦、孩子也搶著敲鍵盤;想聽講道做筆記、孩子搶著拿筆把筆記本畫得一塌糊塗;想讀書,孩子拼命的想幫忙翻頁。

很多正事做不得,那就豁達一些,做一些有孩子也能做、只有閒情才能做的事吧!這個髮飾收納盒,就是陪著孩子又做不了什麼正事之下所做出來的。

路路有很多小髮夾,大多是疼愛她的嬸婆、小阿姨、還有教會的姊姊們長大後送給她的。這些髮夾不論是放在抽屜裡或是盒子裡面都很難整理,每次要找的時候都亂成一團,很難快速的找到要用的,更是有很多髮夾淹沒其中,從來沒有雀屏中選過。

我用一個特別扁平的紙箱子,在上面綁上家中現成的緞帶固定好,用來收納。每次要取用的時候所有的夾子一目了然,非常的方便。缺點是固定在紙箱子上面的緞帶有時候會支撐不了夾子的重量,並且箱子比較大,佔空間。
經過一段時間的試用以後,我發現上一個髮飾收納盒的作法是捨近求遠。其實,只要用一個堅固的厚紙板,讓面套上橡皮筋(粗一點的),這樣就是一個完美的收納工具了。間隔可以放得更近、因為沒有厚度可以節省空間、也比之前的設計堅固耐用,若是橡皮筋斷了只要換一根就可以了。同時,如果髮夾真的很多,「雙面」都可以使用。更棒的是,這個髮飾收納方法材料全是再利用的,是「零成本」的喔!
家裡有小女孩的媽媽們或許可以參考這個辦法收納髮飾喔!

Saturday, February 16, 2013

老公的愛心:抽油煙機

在台灣,抽油煙機是家家必備、稀鬆平常的一樣家電,在美國卻不是這樣。很多廚房沒有抽油煙機,有的廚房只有一個抽風機(我們的Gold street公寓),有的廚房的抽油煙機是循環式的(從瓦斯爐上吸了煙過了一個濾網以後就從另一個出氣口回到廚房內)。

當初買房子的時候,我們堅持要找一個「真的」有抽油煙機的廚房(我們認為循環式抽油煙機沒有抽出屋外,是一種假的抽油煙機)。前屋主很妙,他們有非循環式的抽油煙機,查看機器上面的管路確實是通上屋頂的,但是經過inspection我們才知道他的抽油煙機只抽到Attic(天花板與屋頂之間的夾層),並沒有穿出屋頂。因此,在我們搬進來之後,還特地另請工人把排氣通道打通到屋外。

我一直以為只要有「真的」抽油煙機就可以了,殊不知抽油煙機的馬力有很大的不同。每次炒菜的時候,抽油煙機開起來好大聲,但是抽煙的效果卻很差,常常炒菜時勒勒會說:「媽媽!有煙!客廳有煙!」然後我就著急的趕到客廳去把門窗打開,然後十來分鐘左右又因為太冷,趕緊再去把門窗都關起來。因此我有時會嘴裡嘀咕著:「這樣炒菜下去我可能會得肺癌,以前不是學過嗎?男人得肺癌是因為抽煙,女人得肺癌是因為炒菜。

老公真把我的話聽下去了,開始認真的在網路上研究起各種各樣的抽油煙機,還效率很高的下單訂貨。我問他要不要請人來安裝,他信心十足的說在往上看過教學影片與說明了,其實安裝很簡單,只要我稍微幫著扶一下就可以了。我還真是信以為真了。

跟朋友閒聊的時候講起這個事情,她立刻大搖其頭的說:「不行不行。你不行。」我跟她說說:「唉!我們家老公超級吃苦耐勞,所以他也期待他的老婆要吃苦耐勞才行。」朋友說:「唉!這不是吃苦耐勞的問題,何況妳還要顧著孩子。」這番話也跟老公說過了,不過他似乎沒當回事,我想我心裡也是好強吧!想說老公說我可以,那應該就可以吧!

老公自己默默的在客廳研究起抽油煙機的安裝說明,兩個小傢伙興致盎然的在看爸爸準備施工。

買來抽油煙機上面設計的螺絲孔跟我們的櫃子不吻合。我們的櫃子只有四邊上各有約莫0.5公分寬度的木邊是可以鎖上抽油煙機的。因此首先就需要自己丈量新的螺絲孔位置並且在抽油煙機上面鑽洞。這看似簡單的事情其實也不是那麼簡單。首先,抽油煙機的面板是平滑的金屬,要鑽洞並不容易(得用釘先打凹一個洞定位,再用電鑽鑽孔);其次要配合我們的木樑位置、又要避開抽油煙機面板下的各樣零件、渦輪找適合的位置鑽孔也很困難;再說因為可以鑽孔的橫樑只有0.5公分的寬度,差之毫釐失之千里。費了一番功夫,我們總算克服了這個困難。

然而,把抽油煙機「扶一下」可就沒有這麼容易了。這個高速馬達、雙渦輪的抽油煙機看起來好像沒什麼,卻約有我們原本抽油煙機的三到四倍重,有鑑於我根本沒能力把它舉起,因此我們先用很多箱子把它撐高了,然後CC再把它頂起來讓我再放一些箱子、鍋子、罐子等等能把它剛好支撐住的東西。因為抽油煙機下面是凹凸不平的,很難找東西完全支撐,而且支撐的點必需要小,這樣才不會阻礙鎖螺絲的視野。後來發現支撐的辦法實在很難實行,因此CC頂著機器,讓我這個從來沒用過電鑽的人拿電鑽去拴螺釘。我們折騰了將近兩個小時,幾度終於把螺絲釘鎖上了,卻因為只有一兩隻剛鎖上的螺釘撐不住機器,立刻就崩壞了,還把木樑都給撐裂了(這意謂著我們又必須要再抽油煙機上面重新打洞,頗有那種已經把太多血管打腫、實在找不到血管可以下針的唏噓感)。

因為裝抽油煙機必須要關總電源,眼看著已經要六點,我卻沒有辦法張羅晚餐,只好非常不好意思的在吃晚餐的時間開始打電話搬救兵。感謝志鈞與Paul義氣相挺,一個迅速填飽肚子趕來、一個連回家吃飯都來不及、只能買了個漢堡就趕來相助。沒想到,在他倆個壯丁的仗義襄助之下,竟然依舊功敗垂成。新的裝不上去、舊的也不宜裝回去,三根電線懸掛在半空中好像在嘲笑我們的「過度自信」。
至此,老公終於死心,願意讓我打電話請工人來幫忙。幸虧朋友家正好在裝修廚房,我們緊急跟她「借用」了他的工人,否則這突然之間上哪去找工人來幫忙裝。

隔日,工人來的午後,我擔憂的跟他解釋我們遇到的困難,問他說是不是需要加裝新木板來支撐。他拍拍我的肩膀說"We can do it."好似完全沒把我說的困難當一回事兒。果真,不到半小時的功夫,嶄新的抽油煙機正式入駐我們家的廚房了,果然人家是專業的。
安裝時我正在張羅兩個孩子洗澡,孩子洗澡都還沒出來,抽油煙機就裝好了。聽老公描述,他說我們的辦法都正確,但是其一,我們的電鑽馬力不足、釘子只有人家的1/3長;其二,工人人高馬大、力氣又大,我們是在下面頂著抽油煙機裝,人家是橫抱著抽油煙機,那塊頭跟我們就不是一個等級的。

安裝共花了六十元美金。以前每次家裡不論裝修什麼東西,我總是覺得實在是太貴太貴了,唯獨這一次,覺得這60元花得真是值得。就可惜沒有早點請人來裝,自己瞎折騰了半天,我還閃了腰,綁著護腰、疼了三天。不過,要是自己沒試過還真不死心,不明白這錢也不是好賺的。

嶄新的抽油煙機立刻就發揮它的功力,共有五段速,即便式第二段速都比以前的高速要強大。老公說抽油煙機當真都把煙、味抽到屋外去了,他在門外都能聞到我們家的菜香。

每天煮飯看到這得來不易的抽油煙機,就想起老公認真的把我的叨叨唸念與健康放在心上了,雖然這過程是折騰了一點,但是老公的愛心還是要為文記錄一下的。

Saturday, December 22, 2012

Christmas Project

今年聖誕晚會,一來因為孩子小,二來因為身體不是很舒服,所以除了跟小組弟兄姊妹合獻一首詩歌以外,沒有特別的節目,但是我們卻有機會參與了一項很特別的服事。

有一位姊妹由一個電視節目Kids say the darndest things(請點Kids say the darndest things)得到了靈感,希望可以以我們教會的小朋友為主角製作一個類似的影片。她很用心的利用小朋友聚會的時間讓幾個比較大的小朋友去訪問每一個小小朋友,錄製了將近四十個片段。他希望CC可以把這些小影片剪接成一個短片,用以在聖誕晚會上播放。

CC還要負責做整個聖誕晚會聚會的投影片,加上我平常經常給勒勒和路路整理影片,所以他就把這個工作委任給我進行。小朋友實在是非常的可愛,因此即便剪接的過程中我已經看這些影片數十次,還是覺得很有趣,因此也做得興致盎然。聖誕晚會播放以下這個短片得到熱烈的反應,大家都跟我們一樣很enjoy孩子們的童言童語,讓我覺得剪接編輯的辛苦特別值得。只可惜播放影片的弟兄不知道我們做了片尾,沒有放完影片就突然把檔案關掉了,讓我好不失望。

以下就是這個Christmas Project的成品。

Thursday, December 6, 2012

老公的體貼與我的小樂趣

主日的午後,老公給我放了兩個小時的大假。

教會趕在聖誕節前夕,給姊妹們辦了一個做各種手工藝品的活動。我雖然不是一個手巧的人,但是從小就很喜歡弄東弄西的,小時候還立志向說:要當一個幼稚園老師,幼稚園門口還要兼開花店,理由就是因為喜歡孩子跟喜歡包裝花束。也曾經覺得在那種精品店裡幫人家把禮物包裝得美美的是一個很吸引人的工作。高中的時候更是喜歡打中國結(但從來就打不好,總是有一位手巧心細的好同學給我收拾我結出來的爛攤子)這種活動。總之,這些小夢想都在種種世故思想的洗滌下越顯得傻氣,生活還是要務實一些要緊兒。

但是每回兒陪兒子做各種各樣的手工藝品,似乎比兒子還樂在其中;雖然不是很擅長,卻很享受妝點家裡的些小角落。因此看到教會舉辦這個活動的通知,似乎就有個小女孩在我裡面蠢蠢欲動。其實每天都只有孩子入睡以後、夜幕低垂、萬籟俱寂的深夜,CC跟我才能夠擁有一點自己的自由,更別說我經常一邊哄著孩子睡覺自己就跟著累得沈沈睡去。孩子是我永無替手的責任,咱夫妻倆誰要是想要多做一件什麼事,就是把擔子往對方身上多挪一些罷了,因此參加這種「不務實」的小活動顯得有些奢侈了。

體貼又了解我的老公大方的offer我babysit,好讓我去參加這個活動。午後,他帶著兩個孩子送我到教會停車場,他則自己帶孩子去走走步道(看到這裡的觀眾是不是覺得很感動、想給CC起立鼓掌一下?),看著是走進教會沒錯,我心裡面卻是像個小女孩一樣一蹦一跳的歡喜的「跳」進教會的。

教會在活動大廳裡面設置了好多桌子,每一張桌子都有一個手工藝活動可以參加。

這是我完成的第一個作品。一位老姊妹教我們用pot holder縫製成一個scissor holder,再用漂亮的小扣子妝點一下。拿回家正好可以放給路路剪食物的專用剪刀。
我很驚訝看到這個活動也算是一項「手工藝品」,這是一位年輕姊妹教我們做的天然磨砂膏。其實主要的成份都是一些食材(橄欖油、砂糖、現擠檸檬汁與蜂蜜),感覺做起來更像是一種食物,可香甜了。回來以後還真試用在臉上了,效果異常的好,尤其在這乾燥的沙漠地方,用完以後皮膚很光華也很滋潤。教會提供漂亮的玻璃罐讓我們裝成品,可惜因為我做這個的時候已經晚了,瓶子都發光了,只能用這種小塑膠盒裝成品。
這是掛在聖誕樹上的小裝飾品,一位姊妹自己用模具做出來像石膏一樣的白板樣讓我們用一種特殊的顏料著色,這種顏料看上去像水彩,但是畫上去以後若是不滿意,乾了以後可以再上任何顏色(就算粉紅色也蓋得過黑色)。我給兒子畫了一個火車、給女兒畫了一個天使,自己又多畫了一個聖誕鐘,時間實在不夠,不然還想接著畫下去。一位華人姊妹看到我在畫這個,笑著說:「這是小孩玩的吧!」我想,我心底確實是有個愛塗愛抹的小孩兒沒錯。這幾個小作品現在都掛在我們家小小的聖誕樹上了。
製作手工香皂。這是我自己第一次製作手工香皂,左邊那個是薰衣草香皂、右邊是某種粉色花瓣的香皂。中間的則是我隨意學一個小朋友灑了一點兒亮片做的香皂,沒想到效果出期的好,成了最晶透漂亮的一個。
很難想像這副耳環是用兩根毛線紮起來的吧?更神奇的這一桌教我們做這個手工藝的是一位老弟兄。毛線紮起來以後再用剪刀慢慢修剪成一顆圓球,很別出心裁,很可愛的作品。
手工巧克力,這是做給體貼老公的禮物(雖然最後讓兒子給吃掉了兩個)。一位姊妹提供了巧克力泥、巧克力漿與其上的sprikle,讓我們自製巧克力。其實只有提供一個白紙盒跟緞帶讓我們包裝,我後來才明白我用的那個紅色小紙片是用來包巧克力的、不是拿來包禮盒的,難怪我心裡納悶他們為什麼要把包裝紙剪得這麼小讓我們用,但我上下個夾一張也還堪用。

覺得很有趣:雖然在教會做著這些玩意兒,心卻是想著這巧克力是給老公的、這吊飾飾給孩子的、這東西在家裡可以裝什麼,做一個妻子與媽媽,不管在哪在做什麼,心似乎就自然離不了家了。

謝謝老公讓我放了一個假,在主日的午後享受一下「小女孩的浪漫與不務實」。劉長老曾說:「丈夫若能愛妻子到一個地步,世上沒有不順服的妻子。」我想就是因為CC的體貼,才能夠成就我這個願意為家與孩子賣命的妻子。

他們父子女三人也在午後的陽光下享受了不錯的精心時刻。兄妹倆陽光下的笑顏,寫著爸爸陪伴的幸福。兒子跟爸爸出門回來總會說:「媽媽,今天爸爸帶我們去XXX(例如一座橋),下次我帶你去好嗎?」
我體貼的老公、我甜蜜的孩子、我的幸福與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