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26, 2014

六個月的笑瞇瞇寶貝龍龍


體型
身高 26.75 inches (52.69%)
體重 15.29 pound (10.58%)
頭圍 17.25 inches (63.82%)
教會一位奶奶看著臉蛋圓圓的弟弟總會說:「你媽媽心都向著你,只給你吃,你長得最好。」其實跟哥哥姊姊同一年紀時期比起來,弟弟應該是家裡最嬌小的,我特地去查了一下哥哥姊姊的紀錄,發現媽媽記得沒錯。路路身高體重較弟弟稍少,但是因為是女孩子,所以%還是勝弟弟一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是當年哥哥的身高體重

身高:27.75 inches (87.64%)
體重:17.56 lb (49.34%)
頭圍:17.25 inches (49.8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是當年姊姊的身高體重
身高:26.25 inches (65.62%)
體重:14.88oz (26.2%)
頭圍:16.5 inches (41.5%)


粗大動作
可以放手坐著幾秒鐘(六個月又五天)。

趕在滿六個月的前四天,學會了翻身。本來只會單側向左翻,隔天兩側都學會了。學會翻身以後特別得意,換尿布的時候都滾來滾去的。


精細動作
很會抓東西了,什麼東西抓到手都往嘴裡送。爸爸媽媽把弟弟抱在腿上一邊吃飯時特別要小心,一不注意碗就讓弟弟偷走了。在媽媽、哥哥、姊姊的陪玩下,不知不覺的學會開這種會跳出小娃娃的玩具了,完起來特別專注。
睡眠
龍龍平均要起來四次左右,表現好一點的時候起來兩次我就欣慰不已,情況差的時候最高紀錄可以醒來七次(因為我起了四次,然後天亮問CC起了幾次?結果他說三次)。我為了白天還能保存一些戰鬥力,經常是抱他上床邊餵邊睡,加上小傢伙越來越抗拒奶瓶,因此情況越演越烈,經常一夜起了幾次都搞不清楚,白天有時也就過得渾渾噩噩。

意志力與決心驚人的爸爸在一位弟兄建議應該給龍龍斷夜奶後,有一夜竟然趁我睡著把弟弟偷偷抱走了。我睜眼一看天亮了,還欣喜若狂的以為弟弟睡過夜了,結果發現身旁的嬰兒床裡空空如也。老公說,弟弟半夜起來哭了一個小時後終於睡著,清早我抱過弟弟,他滿臉滿身衣服(真的不誇張)都沾滿了乾掉的鼻涕漬(2014/10/23)。接下來就是老公連續三天的魔鬼訓練,第二天晚上2014/10/24弟弟醒了兩次,一次是十二點多哭了半個小時,一次是凌晨四點多,但只哭了五分鐘就又睡了。第三天2014/10/25弟弟又更進步了,睡到早上五點半哭醒,爸爸拍睡了六點又醒,爸爸就抱來給我餵奶。在爸爸的三天假期內魔鬼訓練之後,星期天晚上再一次交給媽媽,奇蹟似的,弟弟從媽媽00:40餵了母奶之後,一口氣睡到早上6:20。這真是非常值得紀念的一天阿!弟弟滿半歲又一天,終於讓媽媽一夜到天亮了。這真要歸功於意志力、定力一流的老公。

很可惜,好景不常。這睡過夜的美妙事情竟然就只有發生一次。在Doctor Niel暫時不斷夜奶的提議之下,加上爸爸媽媽的體力實在也不足以在夜間跟弟弟大作戰,龍龍又再次恢復了一夜不知幾次的夜奶狀態了。

飲食
龍龍越來越抗拒奶瓶,每每都要媽媽親餵到半睡半醒的巧妙階段(為什麼說巧妙呢?因為睡太淺不行、再睡熟一點也不行),才能半哄半騙的騙進120c.c.左右,可以騙進的越來越少,直到五個半月左右終於到了一點也騙不進,碰到奶瓶就扭頭的程度。幸好四個月開始就逐漸的加入了米精麥精等,直至五個月開始,每三天就新進一種食物,目前已經吃過白米、糙米、燕麥、地瓜、胡蘿蔔、南瓜、香蕉、梨子、蘋果、義大利黃瓜、馬鈴薯、芹菜、酪梨等。每次都選擇多樣一起做成蔬果泥給弟弟吃,從每次一小玻璃罐3oz開始,現在每一頓大約吃一到兩罐不等,一天三到四餐不等。

口腔
超級喜歡啃東西,什麼東西都放在嘴裡啃得很香,每天忙著用嘴認識世界,有時還用嘴啃啃媽媽的肩。下排左側的門牙已經冒出了頭,右側的門牙也已經感覺得到。媽媽要是親龍龍一口,舌尖就伸出來舔媽媽一下,媽媽笑說龍龍這麼小就會舌吻了。現在最喜歡啃的就是裝著梨子的水果袋。
Potty
六個月小baby的月記錄實在不應該有這個標題出現,但是弟弟真的會在馬桶上面Poo Poo喔!媽媽看到弟弟在用力,就把弟弟抱到馬桶上面,小傢伙就噗通噗通的在馬桶上面上起廁所了。讓媽媽好不興奮,省下了洗屁股的功夫。滿六個月前後,弟弟出現便秘的情況,大便大不出來就哭得好可憐,所以媽媽每天只要看弟弟用力不成,就幫助他按摩肛門口、做運動、按摩肚子直到可以順利排便。也依照醫師的建議在輔食中加入了Prune,總算解決了這個問題。

社交
非常喜歡與人交流,只要陪他玩,幾乎都笑嘻嘻的。套一句爸爸的話說:只有有生理需求(想吃或睏了)的時候才會大哭起來。特別喜歡哥哥姊姊的陪伴,讓媽媽總是覺得龍龍真是一個超級幸福的弟弟。

龍龍的喜歡
這是爸爸媽媽換手給弟弟拍的影片,龍龍很喜歡玩這種一下子近一下子遠的遊戲,也喜歡一下子高一下子低的遊戲。

這是另一個弟弟很喜歡的把戲,喜歡人家親脖子的地方,好像在搔癢似的,就會咯咯的笑。這樣的笑聲總是可以讓媽媽的心情陽光起來。

有一天我們在吃飯,從monitor裡聽見弟弟醒了,哥哥姊姊丟下飯碗上樓去看弟弟,還坐在桌邊的CC和我從monitor裡聽到弟弟的笑聲,上樓一查究竟。龍龍非常喜歡哥哥姐姐逗他玩,尤其是哥哥,總是有好辦法可以逗弟弟開心。
 

哥哥很會逗弟弟玩,疼愛弟弟的路路姊姊也是。

這是弟弟喜歡的另外一個把戲。媽媽把哥哥姊姊生日聚會剩下來的氣球紮在弟弟腳可以踢到的高度,龍龍就雙腳踢得高興不已,有好一段時間,媽媽都用這個辦法來分散弟弟注意,餵飯就容易多了。

Tuesday, October 7, 2014

勒路三歲、五歲健康檢查

勒、路生在同一個月份,健康檢查也可以相約作伴。

一開始護士阿姨就給兩個孩子量了身高體重。值得一提的是護士阿姨給勒量了身高以後一會兒,又跑進來叫勒勒出去,說好像是量錯了需要再量一次,眼見護士阿姨歪著頭看著身高表說:「沒有量錯耶!真的長了這麼多。」察看勒勒四歲的健康檢查身高是41.25吋(72.7%),一年之內身高已是45.25吋,足足長了四吋(10.16cm) ,真的是很驚人。

勒勒
身高:45.25吋 / 90%
體重:42.8磅(照片顯示42.6 lb)/ 65%

路路
身高:36.63吋 /40%
體重: 27.8磅/ 20%

顯然兩兄妹都是瘦高型的。總是擔心勒太瘦的我,看到這個報告心情真是大為激動,原來他不是太瘦,是因為個兒很高,讓我開心得很。近來每逢吃飯就彷彿受刑般痛苦的路路,本來我預期可能會看到5%、10%這種數字的,結果身高體重還能有這樣的表現也是讓媽媽大鬆一口氣。
 兩個孩子光溜溜排排坐,等著醫師阿姨做健康檢查。醫師阿姨使用聽診器跟血壓計的時候,兩個孩子看得一愣一愣的,可高興了,跟在家裡玩的醫師玩具一樣。
接下來就是挨針的活動了,勒勒先是勇敢的替妹妹示範扎指頭驗鐵,沒哭。路路扎針時則是哭得一塌糊塗。幸好路路三歲只需要使用流感鼻噴劑,也沒有其他疫苗要打。不過哥哥可是接著又挨了三針疫苗(鼻噴劑不算在內),掙扎著不要打,一股蠻牛勁可大了,護士阿姨跟我使勁壓住他才打了進去,沒來得及哭得太厲害,結束了這場硬仗。

兩個孩子作伴,挨針也一起挨,似乎心裡也好過一點,總算一起開開心心的選了貼紙回家。勒勒還得了五歲的特別獎賞,可以在children clinic的prize box裡面選了一個小禮物。

Friday, October 3, 2014

靈修見證

今年教會舉辦了一場華人知識分子信仰論壇,邀請許多知名的信仰前輩來到我們這個山頭發表他們的研究與經歷成果,論壇的內容很深,有些部分讓人覺得能把「題目」聽明白就很不容易了。三天的論壇下來,最大的收穫倒不是在聽講當中,而是私下能夠有一些與牧者交通分享自己困境的機會,非常的寶貴。

郭昶牧師過去是一位專業小提琴家,曾被弦樂雜誌STRAD譽為「罕見的世界級天才」, 後來獻身成為全職牧者。郭牧師說他是個練琴的人,知道凡事就是要「練」,努力的練、拼命的練、咬著牙的練,但在教會中有一件事情他始終看不明白,就是教會裡面充滿了「光說不練」的人,因此他有一個很深的負擔,就是要幫助大家做屬靈操練。另外,在見證中他強調他是一個自我要求非常高、對自己非常非常嚴格的人。因為他這兩點的分享,讓我非常想要能夠有更深的談話,也很盼望從他的建議中得到一些實質的幫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篇見證主要是要記錄在論壇期間與郭昶牧師交通的一些得著,以及從論壇結束至今我在生活中操作的一些方式。(以下是2014/10/4我在教會分享的見證稿)

這一次論壇時,郭牧師邀請大家舉手說願意commit在靈修生活當中,當時我看到很多弟兄姊妹都舉手了,但是我心裡卻非常的害怕與猶豫而不敢舉手,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很害怕立志卻達不到目標。我經常處在做各種事情都捉襟見肘的窘態當中,在很挫折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在每一個方面都顧不好,想要試圖在某一些部分改善時,又經常覺得力不能勝。但是我心裡其實非常渴慕能夠有一個有果效的靈修生活,因此我就去向郭牧師請教要怎麼運作。

我向牧師陳述我的靈修現狀是我立下了每日讀經的進度,盡可能的按進度完成今日該讀經的內容,有時候沒能跟上讀經進度就感到很挫折,有時候則是跟上讀經進度,但是那感覺就好像是在交作業趕報告,對我與神之間的關係似乎沒有明顯的幫助。

郭牧師給了我兩點建議。

第一、牧師說我需要檢視我的生活方式,某一件事情做到某一個程度是神盼望我做的,再多做了那些,是我自己想要做的。必須要對這些有意識,我才能夠跳脫那種總是很挫折,又會在挫折中受到惡者控告(惡者彷彿不斷在嘲笑我這條追隨主的道路我永遠不合格、也跟不上,乾脆放棄)的生活。我在生活中確實開始檢討自己做事的模式,發現做了足夠一家人吃飽是神給我的責任,但是想要多做一些存起來,擔心明天就沒有時間做飯卻是「為明天憂慮」的一種焦慮表現;發現去探訪了處在困難中的福音朋友、陪他禱告是神放在我裡面的負擔,回來卻因為覺得他有很大的送菜的需要我卻沒有餘力去做就感到很焦慮自責,這可能就不是神要讓我去做的。神向我要我所有的,不會向我要我所無的。站在台上誠實的跟弟兄姊妹分享我的心得是神感動我做的,但是把見證稿背得滾瓜爛熟,想要在台上佯裝自己口才便給、台風穩健,那就可能是出於虛榮了。因此我就依照這個原則,經常檢視我自己在做的事情,經常問自己:「這是神讓我做的嗎?神讓我做哪一個部分?做到什麼程度?」
第二、牧師說我擅於計畫的特質導致我想在與神的關係上面也採用一種主控的方式(我很驚訝的發現牧師竟然在跟我五分鐘的談話之中就發現了我是一個「計畫」特質的人),導致我的心思嚴重的受所謂的「進度」牽制,而沒有辦法真正的享受神的供應。因此牧師建議我從今天開始,我每天靈修的目標不再是幾章幾節幾卷、不再是讀多少靈修的日誌、書籍,也不再是幾分鐘,從今以後靈修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親近到神」。

因此這一段日子我雖然還是繼續著讀經進度,但是不再以讀經進度為目標,也就是說如果能有餘力來讀很好,但是如果真的沒有讀跟不上,也不自責或是落入控告中。但是我要求自己每天要用一節經文來親近神,我在下載了一個手機軟件,他每天都會發一節經文給我,每天凌晨就會寄到我的手機裡面。由於我經常一起床就會很快的打開手機檢視郵件,因此我可以很快的看到今天的經文是什麼。有時候我看到經文是半夜起來餵奶的時候,那麼我餵奶的時候、或是餵奶結束躺回床上的時間就可以默想那一節經文。有時候我看到經文是大清早,孩子如果都還沒醒,那我就可以有一點默想時間,如果孩子已經醒了,那我就一邊起身做事一邊默想。我的默想方式很簡單,就是反覆回想今天的經文,一個詞一個詞的想,然後看看神有沒有透過今天的經文給我什麼提醒。

舉一個例子來說,我幾天前收到的經文是哥林多前書110「弟兄們,我藉著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勸你們說一樣的話。你們中間也不可分黨,只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當時我讀到這節經文的時我就對主說:「我沒有分黨。」主就提醒我(這裡我所說的主提醒我,就是一種心理面的意念)說:「那你與弟兄姊妹有沒有一心一意?」我心裡想,很難,為什麼?因為我跟弟兄姊妹關心的事情不一樣。例如說我生活中大部分的心思在關心勒勒、路路的教養問題,還有龍龍的作息問題,我總是費心思想要給他們比較好的健康環境跟學習機會。很顯然的在弟兄姊妹當中會關心我關心的這件事情的人,除了我以外,就只有我的丈夫而已。因此,如果我總是關心的是這些事情,那麼很難跟弟兄姊妹一心一意。所以神提醒我說,倘若我盼望能夠跟弟兄姊妹「一心一意、彼此相合」的話,我必須要關心弟兄姊妹關心的事情。這包括兩種事情,第一當然是關於教會、關於福音的事情,第二、是弟兄姊妹他們所重視的事情、或說讓他們掛心的事情。我感到這樣的默想幫助我得到從神而來的提醒,這樣的默想雖然講起來很長的樣子,但是其實在我的腦子裡面大概就是五分鐘的事情,而且一般來說不影響我手中做的家務。

除了透過每天的一節經文來達到親近神的目標以外,我發現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帶著一個與神交通、體會神的態度來過生活也對我很有幫助。例如說我覺得自己陷在自責與撒旦控告當中的時候,我就馬上將我自己做得不好的部份向神認罪,並且向撒旦宣告有耶穌的寶血遮蓋我,我已經潔淨了,拒絕撒旦的控告。

又例如我在生活當中大多數都是面對著孩子,但是神很奇妙透過我與孩子面對面的生活幫助我來親近他。舉例來說,勒勒最近很喜歡做禮物送給我,每次我聽到他想要寫給我的卡片內容都特別安慰,但是同時的,他又是一個非常不順服的孩子,不論大事小事,經常你讓他這麼做他就偏偏不要這麼做,你讓他不能這樣做他就非要這樣做,經常不是依理而爭,而是意氣之爭,幾乎每一次要教導他這種順服的功課,都要讓我絞盡腦汁跟他對峙一兩個小時。每天我都像是上戰場般的消磨無限的精力要排解這種情況,有一天我真的好累好累,我嘆了一口氣跟勒勒說:「雖然你每次送禮物給媽媽,媽媽覺得很感動,但是你知道媽媽最希望你能夠為媽媽做的,就是做一個聽話的孩子。」就在那一刻一句經文在我耳邊響起:「聽命勝於獻祭。」(出於撒母耳記上1522撒母耳說、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喜悅人聽從他的話呢.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我們天上的父親向我們要的不也就是這個嗎?那一刻我覺得自己好貼近天父爸爸的心,然後我就在心理跟神禱告說:「神阿!求你幫助我明白你要我在什麼事情上順服,我願意做一個順服的孩子。」


最後,我想要用一節經文來結束,我們一起彼此勉勵。雅各書48你們親近 神、 神就必親近你們。」我很感謝神,因為祂是一位應允我們「我們親近祂的,祂就必親近我們」的神。盼望神繼續透過我們願意親近祂的心來賜福給我們每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