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27, 2014

夏令聖經學校

去年在朋友的推薦下帶勒勒第一次去參加教會暑期舉辦的夏令聖經學校,不但勒勒、路路很喜歡,連我陪著去上課都覺得好有趣,也在老師的教學之中有很多學習。一般夏令聖經班是四歲或是五歲以上才收,少數的會三歲以上收。去年勒勒因為差三個月才滿四歲,所以我們自己教會的夏令聖經班只上了一天就被「退學」了,讓媽媽跟勒勒都好生失望。今年總算達到了年齡要求,媽媽特地讓勒勒「放暑假」,好可以一場不錯過的參加這些精采的夏令聖經班。

今年勒勒可以參加的夏令聖經班有三場。First United Methodist Church舉辦的年齡限制是三歲,教會通融還差三個月的妹妹路路也一起參加。本來我很擔心上學都不開心的路路不能夠配合夏令聖經班的活動,沒想到路路每天都高高興興的跟哥哥一起去,跟上學完全不是一回事。路路還說了,以後我要改上這個「教會學校」,不去上Miss Grace的課了。不知道到底是因為夏令聖經學校的內容太吸引人了,還是因為有哥哥的陪伴使一切顯得不一樣。勒勒則是讓媽媽驚奇真是長大了,開開心心的踏入教堂,開開心心的跟媽媽揮手道再見,也很體貼的答應媽媽一定會照顧妹妹。與去年參加夏令聖經班時,一定要媽媽不離左右大不相同了。
在 Church of Christ的舉行的第二場VBS主題是這一本Wordless book,又稱為Color Code。大會發給每一位小朋友一本沒有字、不同顏色絨布做的小書,這本小書有五個顏色,講述基督教的福音。營會每一天以一個顏色為主題講述信仰的真理。
我非常喜歡這一套教材,信息清楚,並且有配合的經文。所有的詩歌都配合經文設計,有清楚的動作幫助孩子們記憶經文。金色代表神的榮耀;黑色代表人的罪;紅色代表耶穌的寶血;白色代表我們被寶血潔淨;綠色代表我們在主裡面的新生命。
除了主題特別吸引人以外,這次營會還帶給我另外一個特別的感動。帶領這一次營會的主要輔導都是高中的學生,他們接受一個兒童事工CEF一系列嚴謹的訓練後,在整個暑假期間接受各地教會的邀請提供夏令聖經班的服事。這些孩子裡面其中有兩位是當年我剛到美國時在主日學裡教的孩子,當時他們只有小學三年級,直到今日當初教他們的影像都還歷歷在目。我笑著跟他們說:「以前阿姨教你們,現在你們教阿姨的孩子了。」請點「帶主日學小朋友」。這篇老文章裡面的第一張照片中,在方桌左手邊最靠近我的兩位孩子,就是下面右上角照片中最左這位女孩以及右邊數過來第二位的這個男孩子。已經好久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好好寫一篇Blog了, Facebook用多了,更是有一種失去了整合文字能力的感覺,文字似乎一句一句的散落,要費心才能夠組裝起來。一度想要放棄繼續耕耘文字,卻在看到2007年記下的這篇「帶主日學小朋友」的文章,再看看如今已經長大成熟的這些青年,再一次覺得這些照片與文字真是珍貴,記錄著來到美國一路的點滴,所以決心不論記得有多支離破碎,還是要堅持寫下去才行。

大會設計的很用心,帶營會的哥哥姐姐每一天都配合主題穿著,也邀請小朋友配合當日主題顏色來穿衣服。勒勒沒聽明白哥哥姐姐的意思,第三天我送他到教會時,赫然發現全部的孩子與老師都穿著紅衣服,勒勒真是標準的成了「萬紅之中一點綠」(見下圖右上角),還趕緊趕回家給他拿了件紅上衣來換呢!
路路每天跟著媽媽去送哥哥上「教會學校」(他們稱夏令聖經班為「教會學校」),也很喜歡,總問媽媽什麼時候我長大也可以去上哥哥的這種學校呢?

營會邀請孩子們為一個海地的村落奉獻,設計了一個鼓勵孩子奉獻的圖樣,在大廳牆上一頭貼著New Mexico地圖,另一頭貼著海地的地圖,每一個孩子奉獻以後就可以拿一個小人圖樣畫上眼睛鼻子並簽上自己的名字然後貼在牆上,從New Mexico出發,每個小孩貼上去的小人兒手拉手,直到抵達海地。


最後一天,教會安排父母親來參加夏令營成果展,詩歌都是以主題經文為歌詞編曲的。成果展之後,教會還安排孩子最喜愛的夏日水球活動(在影片的最後一部分),其中還設計了「真人版」的Angry Bird,安排營會裡的哥哥們當豬頭,給小朋友發射水球丟,很有意思!小小朋友跟被砸的哥哥們都玩得不亦樂乎。
 
營會結束了,有一個主日我們在家裡面家庭禮拜,我們用這個主題與孩子們分享,算是給勒勒複習一下營會的內容。英語的學習對勒勒還是挺挑戰的,用中文再向他講解一遍他似乎更清楚了。沒多久,路路把玩著勒勒的wordless book,勒勒就主動拿過來講解給妹妹聽。看著小小年紀的勒勒講述著神救恩的真理,媽媽心裡好感動。媽媽要跟你一起學習,做福音的尖兵。

 

今年我們自己的教會因為師資不足的緣故,沒有舉辦VBS,但教會特別請了兩位兒童宣教士舉辦了一個特別的福音晚會。晚會中大姐姐熱情的帶動盡拜,邀請小朋友一同上台,一向害羞的路路竟然自動自發的跑到台上去跳舞。大哥哥表演特技般的鑽進了一個六呎的大氣球裡面,向孩子們講述我們有時我們感到被生活束縛住,就像他被困在氣球狹小的空間裡面,但是耶穌要讓我們得自由的真理,鼓勵心中有憂慮的孩子向教會尋求援助。這個晚會主要針對的是小學年紀的孩子,教導的內容比較困難一些,但精采的表演還是讓勒勒路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年夏天最後一場VBS(7/14-7/18)跟第一場的主題是相同的,我覺得這樣特別好,讓對英文不是特別熟悉勒勒路路可以再聽一次相同的故事。營會結束的最後一天,一樣安排小朋友表演給家長欣賞。有哥哥陪伴的路路在營會中顯得特別自在,上台表演更是非常享受在詩歌中的樣子。

因為這些夏令聖經營,暑假真是過得好精采!

Thursday, June 12, 2014

小騎士們的進步

去年八月,勒勒學會騎單車,讓爸爸媽媽好驚奇,詳見恭喜你!單車男孩, 原本的12吋小單車勒勒騎起來顯得侷促,所以九月的時候我們為勒勒買了一輛適用在4-7歲的16吋腳踏車慶祝勒勒學會騎車了,也當作他的生日禮物。新的腳踏車勒勒要墊腳尖才勉強能夠踩倒地,所以對總是用腳當煞車的勒勒來說有很大的挑戰。塵封了一個冬天的腳踏車今夏又重新啟用,勒勒長高了,現在腳能夠更多的踩到地面,也能夠更有力氣的控制龍頭。今夏的新進步是勒勒不但能夠更自如的掌控腳踏車,也學會自己啟動了,不再需要媽媽輕輕扶幾秒鐘才能夠啟動。

因為哥哥學單車的經驗,我們決定不讓路路騎有輔助輪的腳踏車,直接從Balance Bike開始學習,跟哥哥買單車差不多的時間給路路買了木製的Balance Bike,今年騎Balance Bike的速度真是和去年的蝸牛慢慢爬大不相同(詳見「同場加映:最可愛的女單車娃娃」),偶而還能夠把雙腳放開保持一會兒平衡呢!



孩子的成長與潛能,每一步都讓我們充滿驚奇。

Friday, June 6, 2014

媽媽科學教室:磁鐵舞台、我把銅板變亮了、酸鹼中和、好刺激的Implode Can

上次聽同學說他的同事看了這一系列科學教室的紀錄感到很有興趣,聽了好激勵!所以再忙也要把最近玩過的幾個小實驗post出來。不但給勒勒路路留下記錄,也可以提供給其他有小小孩朋友的媽媽們參考,這些小實驗都很適合小小實驗家喔!

磁鐵舞台 2014/6/6:在紙板上畫上孩子喜歡的角色圖案,底部別上迴紋針,這樣就可以隔著紙盒子做的舞台在下面用磁鐵操作了。我想如果是用保麗龍做的人偶,下面插一個金屬圖釘效果會更好(因為保麗龍更輕,圖釘的金屬面也更廣),很可惜我手邊沒有適合的材料。孩子們很喜歡一本「兔子先生去散步」的繪本,所以我就隨手為他們畫了兔子。

玩過這個小遊戲以後確實給勒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圖書館做活動的時候老師問孩子們「迴紋針」是否有磁性,勒勒立刻信心十足的說「有」!

化學實驗--我把銅板變亮了、酸鹼中和 2014/6/2
用鹽巴和醋把可以把黑黑的銅板再次洗亮喔!勒勒很高興的說:「下一次蕾蕾阿姨想要做紀念幣的時候,我就可以幫他準備發亮的銅板了」。

上一次做酸鹼測試的實驗時妹妹正好不在家,這一次特地把剩餘的紫乾藍菜汁拿出來做醋、小蘇打粉的檢驗,同時玩玩酸鹼中和的冒泡(二氧化碳)反應,冒出的泡泡像個小火山似的,很有效果。

好刺激的Implode can:謝謝爸爸特別從Conference收集回來的空鋁罐,好讓不喝汽水所以一個空罐子也找不到的我們可以完成這個精采的實驗。裝著微量水放在鐵爐上加熱以後的鋁罐中充滿了水蒸氣,瞬間間瓶子倒扣在冰水裡面以後,罐中的水蒸氣瞬間凝結為小水滴,所佔空間立時縮小,鋁罐瞬間就會被壓得扁扁的喔!這是一個讓孩子覺得很刺激又充滿了視覺效果的好玩實驗。

Tuesday, May 27, 2014

讀書筆記:「當媽媽們禱告時」



在教會圖書館看見這一本書的封面,書名輕易的就吸引了我。作者的自序中說「每一個孩子都需要一個禱告的媽媽」,讓我這個做媽媽的產生一種責無旁貸、義不容辭的心情,也是我最近讀過的書中最讓我一點兒停不下來、想要一口氣讀完的書。
我們的生活
作者描述我們的生活就像是用竿子頂著盤子轉的小丑表演,我們先轉動第一根竿子上面的盤子、穩住以後我們轉向第二根竿子上的盤子、接著第三根竿子上的盤子....,直到第五根竿子上的盤子轉動時,第一根竿子上的盤子已經搖搖欲墜了,又趕緊奔回第一根竿子想要穩住第一個盤子。我們的生活也像是這樣,經常在所有的事務間疲於奔命,我們與神親近的時間常常是那個搖搖欲墜的第一個盤子。

我們的身分
1.神的孩子:小約翰甘乃迪直接跑到甘迺迪的辦公室、爬上他的腿上、得到他全部的注意力,他不需要經過通報、不需要擔心打斷了重要的會議,他只是想要跟爸爸在一起,就得到了接納,這是他作為兒子的「特權」,而我們作為天父爸爸的孩子,也有這樣的特權,那就是禱告。
2.君尊的祭司:在舊約聖經裡,只有大祭司可以進到至聖所,為他自己的罪與百姓的罪向神祈求,因為耶穌的死與復活,為我們開了往至聖所的道路(希伯來書9:7~8,11~12; 10:19)。我們不只是神的孩子,也是祭司,我們不僅有權力進入神的同在,我們有權力與責任帶著其他人一起進入神的同在。這就意味著:我們要抓住我們是神兒女與祭司的兩種身分,把我們有負擔的人帶到至聖所內,為他們禱告。

禱告的內涵:其實過去已經學過太多這樣將禱告分成這四類的教導,但是這本書針對每一個部分有深入淺出的教導,還附上許多實用的資料。

1.讚美:我總是混淆讚美與感謝,書中對讚美與感謝用一句很簡單的話做了一針見血的定義「讚美是聚焦於神的所是,感謝是聚焦於神所做的事。」Eastman說「讚美...立即就使撒旦逃跑了,牠不能忍受神的同在。神居住在祂的百姓的讚美中。」「選擇讚美神,幫助我轉眼不看環境,並注視在神身上,從觀看戰鬥轉移到凝視這位得勝者。」一位媽媽分享「就像貓用爪子撓樹,我用盡自己的情感僅僅的抱著神的屬性不放。」這幾句話在路路跟龍龍都生病的這一段時間裡面,對我有莫大的鼓舞與提性作用,聖經中一再提到神是「保護者」的這個屬性在這段日子裡面帶給我極大的安慰與支持。作者建議我們利用「神的屬性」來操練讚美,並且在附錄中針對每一個屬性提供聖經的經文幫助我們默想後來讚美。

2.認罪:六步驟
a.求神鑑察我的心「神阿!求你鑑察我的,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裡面有什麼惡行沒有,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詩139:23~24)」
b.把聖靈顯明的罪寫在一張紙上,在上面畫一個十字架提醒自己所有的罪藉著基督耶穌的血都已經被赦免了。
c.承認並悔改。
d.相信神的應許「我們若任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壹1:9)」
e.感謝神的赦免
f.把那張紙撕碎扔掉「我要寬恕他們的不義,不再紀念他們的罪愆。(希8:12)」

3.感謝:感謝是對神謝謝祂在我們生命中成就的事,我們認為好的事、我們認為不順利的事。透過感謝來經歷神的安息,即便在遇到不明白的事實仍信任神。Merlin Carothers在[讚美的大能]一書中說「沒有一件事-- 沒有一個環境,沒有一個困難,沒有一個試驗--可以觸及我,而不先觸及神,先觸及基督,就直接觸及我的。它如果臨到我身上,必然是有重要的目的,雖然我當時可能不明白這目的。」Ron Mehl在[上帝值夜班]中說「祂的能力和他的至以都集中在一個目的上,就是使你和我,祂所收納孩子,轉變成主耶穌的形象。......你的生命中沒有什麼事情是無用的,也沒有任何努力、任何痛苦、任何焦慮的時刻、任何眼淚事失落在宇宙的某個土堆上了。」

在許多可能不能稱為不順利或苦難,但是卻讓我們想發脾氣或發牢騷的事情上面學習感謝。
作者舉的一個例子是這樣:她們搬進新家時,女兒因為太興奮衝進家門時用力推門把嶄新的牆上撞出了一個大坑,作者沒有發脾氣,反而獻上了感恩的禱告。在那個大坑被修好之前,每天都提醒他們女兒在看到這個新房子的時候是多麼的興奮與快樂。另外一個讓我很感動的見證是作者常常在早晨為了要給每個孩子帶便當這個家務感到發愁,但是出於順服,她決定利用這個機會操練感謝的原則。她感謝神她可以有健康的身體幫孩子做飯、感謝神他有孩子、感謝神她可以提供健康的午餐給孩子。在她做這些感謝禱告時,聖靈提醒她可以一邊做飯一邊為孩子們禱告。所以她求神讓孩子吃飯的時候知道媽媽是何等的愛他們,幫助他們知道人活著不時單靠食物,而是靠著神的話。這世界看給孩子預備便當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是從永恆的角度來看,作者是在影響他的孩子的生命。

書中有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提醒我們一個不感恩的靈會在我們沒有預料到的時候追上我們。一位媽媽邀請人來吃飯,並請他的小女兒謝飯,小女兒說她不知道要說什麼,媽媽說:「就照你聽見媽媽說過的話說。」結果小女孩低下頭禱告說:「親愛的神,我究竟為什麼要請這些人來吃晚飯?」知道周圍有小耳朵是一件很精采的--也許是令人顫兢的責任。

感謝的禱告:尊敬的、至高的主,請你幫助我通過禱告來表達對你的感謝。院我從來也不忽略感謝你豐盛的供應。即使在我面臨試煉和苦難的時候,邦主我可以感謝來轉向你。我祈求你幫助我信靠的是你性情的所是,相信萬事互相效力,並且相信你完全知道怎樣把我轉變成你兒子形象。主,教導我凡事謝恩。奉耶穌的名,阿們

4.代求
代禱者就像是聖經中抬著癱子去見耶穌的那幾位朋友一樣。耶穌看著抬褥子的人那盼望和祈禱的臉龐就說「小子,你的罪赦了。(可2:5)」
(1)為尚未得救的靈魂禱告
代禱者最大的喜樂就是為人的得救禱告。把每個人放在褥子上,為其傾倒我們的代求....我們可以禱告求神預備我們所愛的人,使他們的心成為好土,可以接受神的道(路8:8,15)打開他們屬靈的眼睛(林後4:3~4)釋放他們脫離惡者的權勢與謊言(林後10:3~4)以及他們能夠悔改接受基督(林後7:10)。
(2)用經文來為孩子禱告。
「我不求你叫他們離開世界,只求你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約17:15)」透過用神的話禱告,來站在我們的孩子跟撒旦之間,是大有能力的。
「我要做耶路撒冷四圍的火城,並要做其中的榮耀(撒2:5)」想像神是烈火,圍繞著我們的孩子,燒掉一切近前來傷害他們的事物,多麼奇妙的圖畫,勾劃出神的保護。

當禱告未蒙應允
司布真想像當我們禱告的時候,神的反應是這樣:「幫助你,這在我--你的神--實在是一件小事。想想我已經為你做的。....與我所準備要賜給你的相比較,你所求的太微不足道了,你覺得自己的需要很大,但賜下它對我來說算不了什麼。」

荒漠甘泉中說「我們平常說忍耐,立刻就會想到靜止。然而我認為靜止的忍耐不是最難做到的,我想信有一種忍耐更難做到,就是那同時能「『奔跑』的忍耐...心中負著重擔,仍不停止向前跑,靈裡深感痛苦,仍然勉力盡職 」

抓住神的應許來禱告。作者詳列幾個我們可以支取的應許:救恩(約3:!6);成為新人(林後5:17);供應(約16:24);得勝(林後10:13);赦免(約壹1:9);鼓勵(約16:33);目的(耶29:11);尋求神(耶29:13);不要害怕(賽41:10);平安(賽26:3);信心(腓4:13);引導(詩32:8)

預備戰鬥的禱告:天天穿上屬靈的軍裝(腓6:14~17):真理的帶子、公義的護心鏡、平安的福音(知道在我的神與我之間,一切安好,得知在我裡面的耶穌比世界上的更大所帶來的平安)、信德的籐牌、救恩的頭盔、聖靈的寶劍(用聖經上的話來讓撒旦啞口無言)

這個筆記作得有點沒有系統,書中有許多精采、激勵人心的見證也沒有辦法一一節錄,很多參考的索引資料更不可能一一記下來(我直接整份印下來放在讀經筆記裡面)。這本書一個部分像是引言,另一部分更像需要隨時翻閱的工具書。推薦給每一位作媽媽的姊妹們,讓我們一起站在崗位上為我們的孩子禱告。

Friday, May 23, 2014

媽媽科學教室:酸鹼、慣性、浮力、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這些小實驗很好玩,帶著孩子作實驗,自己也可以有很多學習喔!既然媽媽自己沒有什麼太多自我成長的機會,那麼就利用陪孩子玩的時候來自我成長吧!也把這些找到特別適合孩子小實驗記錄下來,這樣其他有需要的媽媽也可以做參考喔!

一、酸鹼測試
在孩子作實驗的書上面讀到,原來用紫色高麗菜(美國人經常切絲來做生菜的)打成蔬菜汁在將纖維濾掉以後,就是最好的酸鹼指示劑。紫色高麗菜汁本來是紫色的,遇到酸性物質就會變成粉紅色或紅色,遇到鹼性物質就會變成藍色或綠色。可以先用醋與小蘇打粉做出酸性與鹼性的樣品顏色,接下來就可以測試其他有興趣的溶液了。

二、慣性
這是一個說服小朋友為什麼坐車要綁安全帶的好實驗喔!


三、浮力
給小朋友一塊粘土和一臉盆水,原來一整塊粘土會沈到水裡面,但是如果把粘土做成船的形狀就不會沉下去了耶!所以決定會不會沈到水裡的不是「重量」而是「形狀」喔!

四、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姊姊寄給我的一個連結裡面介紹了這個超級好玩的遊戲/實驗(作媽媽的可以彼此交換這些資訊真好),勒勒為之著迷,媽媽示範過後還自己又接著玩了好久好久。方法很簡單,我已經在影片裡面寫下了說明了。孩子用來打氣球的那個打氣機器其實是一個吸鼻器,謝謝阿思給我介紹一個這麼好用的工具,不但吸鼻子的功能很強大,用來讓孩子自己打氣球更是完美。

Thursday, May 22, 2014

心碎

孩子:

今天,四歲半的你輕而易舉的讓看似勇敢理性的媽媽心碎了。

前天我們一起訂立了規則:倘若玩具在睡覺的時候沒有收好,讓媽媽來幫你收拾的話,媽媽就要把玩具沒收到車庫裡,沒收兩天以後才能夠放出來。前天我們試行了一次,你看到媽媽把玩具沒收進大箱子,就著急來把玩具從箱子裡面往外搬,媽媽也就再給了你一次機會,並且再次跟你強調我們的規則。

昨天晚飯前,你的火車玩具沒有收好,媽媽提醒你,你說睡覺前你一定會收。晚飯後、睡覺前,媽媽都提醒你了,但是你還忘了。你上床睡覺以後,媽媽照我們約定的把火車收進車庫裡的「沒收箱」裡。

今天下午,你突然想起了火車。你問我「火車呢?」我反問你:「你覺得呢?」你露出有一點不好意思的表情說:「被沒收了嗎?」看來你很清楚我們的遊戲規則。大約不到一分鐘以後,你開始大發脾氣,阿嬤教你生氣的時候可以拿玩具啾啾鎚打地板發洩情緒,但你氣極了,所以拿鐵鎚來打我。這違反了我們另外一個規定:無論多麼生氣,都不可以傷害別人。所以我帶你到房間裡,並且告訴你照規定你安靜下來以後,我會開始計時四分鐘,等你完全冷靜,我覺得你應該為打我跟我道歉。

四分鐘以後你安靜下來,我到你房間看你,跟你說我知道火車被沒收你很懊惱,但是你不可以出手打媽媽,你也跟我道歉了。我們再一次複習了我們設定的規則,你也承認是你違反規則,但是再一次談到火車被沒收,需要兩天以後才能放出來這件事情,你先是委屈的癟嘴,隨之再一次情緒激動的開始搥牆、跺地、踢門、櫃、暖氣,媽媽始終陪在你旁邊,用沉穩的語氣跟你說,媽媽知道你很生氣,但是現在發脾氣是最好的方法嗎?兩天以後火車就可以再拿出來玩了,下一次有沒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可以避免這種事情?你沒有辦法冷靜下來,最後氣極了,又拿起了愛的小手作勢要打媽媽。看著情緒失控就動手動腳的你,媽媽很挫折,心理不斷的在檢討媽媽為什麼會把你教成這樣?到底是哪裡做錯了?你一直沒有辦法冷靜下來,因此媽媽只好跟你說,你必須要留在房間直到你可以安靜下來。

你站在房門口,又是一陣怒吼,憤怒的亂踢亂打東西。然後你開始說狠話:「我不給你吃東西了!你把火車還給我,不然我不給你吃東西,你選一個!要是你不把火車還給我,下一次你要吃東西我就不准。」媽媽心裡檢討著你是在哪裡學會這種威脅式的說話方法?平常爸爸、媽媽有這樣對你說話嗎?媽媽還沒有想出個頭緒來,你突然大聲的說:「我以後不要跟你住了。」

是的,媽媽清楚的記得,去年七月你曾經跟媽媽有過一段這樣的對話,媽媽還特地把這段對話記了下來。

某夜睡前,勒問我:「媽媽,為什麼你要跟爸爸睡,不陪我和妹妹睡?」

我趁機跟他解釋了神設立婚姻就是要二人成為一體的道理,以後他長大了,也會找到一個很相愛的女孩,到時候他要離開我們,跟妻子一起住,就像爸爸媽媽一樣。

勒勒有點憂心的問:「為什麼我要搬出去?我喜歡住在這裡。」
我趕緊安慰他:「你長大獨立要學會照顧保護太太跟孩子,就像爸爸一樣,這樣爸爸媽媽才會放心。但是爸爸媽媽可以常常去看你,你也可以常常回來看爸爸媽媽。」

勒勒安靜了好一會兒突然說:「媽媽,我想到一個很好的辦法。我會買一個房子住在你隔壁。」次日出門時,勒勒指著鄰居家鄭重其事的告訴我:「媽媽,我長大會把Gobby阿姨的房子買下來,住在你們隔壁。」

親愛的勒勒,媽媽很好奇,長大以後的你,還會這樣想嗎?但無論如何,三歲半的你那真誠篤定的宣言真是溫暖了媽媽的心

我心裡想著,你將近一年前說過的話,你還記在心上嗎?你看我似乎有一點受到你這句話的影響,又接著說:「我以前不是說過要住在你的隔壁嗎?但是我現在決定不要跟你住了,我要搬到很遠很遠很遠的地方,我要搬到台灣,找一個空房子住,你就看不到我了!」孩子,媽媽從來沒有天真的認為,等你長大還會想要住在爸爸跟媽媽的附近,因此,不是因為你說的這句話的內容傷害了媽媽,而是因為你眼神裡的那種憤怒與憎恨,讓媽媽在一瞬間徹底的心碎了。就站在你面前,彷彿在出賣我的堅強似的,眼淚不爭氣的淌了下來,我盡可能的冷靜的對你說:「如果你要到媽媽看不到你的地方,媽媽會很想念你,也會很傷心,但是我們還是要照我們的規定,火車還是要沒收兩天。」偎在媽媽身邊看著你大發脾氣的妹妹抱著媽媽的腿說:「我以後要跟媽媽住,因為我愛媽媽!」我帶著妹妹離開你的房門口,留下繼續在房間裡全打腳踢又吼又叫的你。

媽媽第一次體會到,原來一個做媽媽的心這樣容易就受傷,彷彿在養育你們的過程中,就不知不覺把自己的一顆肉心暴露在極大的危險當中,你們只要輕而一舉就能使之鮮血淋漓。接下來的幾個小時之內,媽媽只要想起你的眼神、口氣與態度,就怔怔的流下淚水。媽媽手裡懷抱著龍龍,看著好小好小的他,想著媽媽是怎麼沒日沒夜的、沒時間睡覺、來不及吃飯,彷彿是拼性命般的把你從像弟弟這樣一個超級小嬰兒養成一個小男孩,媽媽嘔心瀝血付出幾乎自己所有的心力照顧教養你和妹妹,而你為了小小的火車可以對媽媽生出這麼大的憎恨與憤怒,讓媽媽深深的覺得挫敗、為自己感到不值。而事發之後半小時以後,你已經完全忘記了這件事情,又是每几分鐘就喊著媽媽幫你這個、幫你那個的。

媽媽當然知道你還小,媽媽當然知道你說氣話,但媽媽深深的震驚於自己這樣容易受到你的傷害。

晚飯以後,媽媽問你:「今天你跟媽媽說的話是認真的嗎?還是只是很生氣說的?」你說:「只是很生氣所以這樣說的。」媽媽跟你解釋,人不可以生氣的時候就亂說話,因為你覺得你說了就算了,但是你傷害了別人,別人也可能當真的,這樣你就要承受很大的損失。例如你因為很生氣就隨便跟最好的朋友說「以後再也不跟你玩了」,結果等你氣消了,想要跟別人玩了,好朋友因為你說的話很傷心,就真的再也不跟你玩了,這樣你是不是會很傷心呢?你似乎明白過來的點點頭。媽媽希望你記住,就像聖經上所說的,舌頭雖然是百體中最小的,但是能汙穢全身,也能把生命的輪子點起來。

媽媽想起鄰居Amy阿姨說過,Cade哥哥小時候曾經因為很生氣就跟Amy阿姨說希望阿姨被抓去關監牢,Amy阿姨當時非常傷心拿起包包就走出了家門,她當時心裡特別絕望,覺得以後Cade哥哥肯定要變成一個不良少年或是罪犯,當時Cade哥哥就像你一樣只有四歲多,如今Cade哥哥已經13歲了,是個彬彬有禮的小紳士。媽媽也想起Ning阿姨說過,Betty姊姊五歲的時候,經常放學回家大發脾氣就對著Ning阿姨大喊"You are the worst Mom in the whole world!"然而媽媽也清楚的記得,有一次媽媽問Betty姊姊在這世界上她最愛誰?Betty姊姊毫不猶豫的說"My Mom!'媽媽想起了阿姨們曾經分享過的這些場景,知道這一切將只是你成長過程的一小部分而已,也意識到自己這麼容易因此而傷心是非常傻氣的事情。

感謝神!幫助媽媽認識到自己在教養這條路上的限制。不論媽媽多麼多麼的努力,教養這條路上依然有太多媽媽沒有辦法做得好的地方,媽媽只能懇求天父親自在你的心裡面動工,修補、填滿媽媽沒有辦法做好的部份。

媽媽希望有一天你能夠讀懂這封信的時候,已經能更加懂事的明白:在你眼中看起來什麼都可以替你解決的媽媽其實是很脆弱、很需要你珍惜跟體貼的。

媽媽也替你禱告,盼望你能夠活出聖經中教導的「生氣卻不要犯罪(以弗所書4:26)」的生活,更要操練「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雅1:19)」的生活方式。

愛你的媽媽 記於2014/5/22

Thursday, May 15, 2014

媽媽科學教室:可以吹氣球的化學小實驗

這三個小實驗結合了勒勒跟路路最喜愛的氣球來介紹氣體,很好玩,連大人都會覺得很有趣的實驗,特地認真的編輯影片,這樣有興趣的大家也可以用同樣的辦法來給孩子玩,以後也還可以給勒、路、龍播放來看,當做他們的複習。

這個實驗用米酒罐子來做真是完美,瓶身透明可以觀察變化、瓶口又小正好可以套上氣球。正好因為坐月子的關係,家裡才一下子有這麼多米酒罐,也因為看著這些米酒罐,才興起了要做這個實驗的興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