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February 14, 2015

Winter Reading Fun

以前聽姊姊說有一些孩子的父母簡直就是繪本控,後來自己做了媽媽,好像不知不覺的就出現了所謂的「繪本控」的症狀。

那天收到一封親子雜誌的E-mail,標題叫做「孩子不可以錯過的50本好書」,瀏覽了一下發現我們讀過一半以上的書,那怎麼可以錯過沒讀過的呢!這些書很多都是英文繪本翻譯成中文的,所以我就在我們圖書館一本一本的展開地毯式搜索,大部分都讓我找到了。另外還加上了幾本勒勒的老師推薦的書。
因為這樣認識了不少好的童書作者。這些繪本裡面我最喜歡的是Virginia Lee Burton的這兩本書(左側):The little house和Mike Mulligan and His Steam Shovel。兩本繪本內容雖然截然不同,但是都是透過「物」的角度講述時代變遷,繪本溫柔的呈現時代變遷帶來的感傷又自然流露出一種溫暖的氛圍。

最右邊那一排是Walter Wick的I Spy系列,是頗有難度的在圖片中找東西的繪本,勒勒路路因為從鄰居那邊得到一本這樣的書,好喜歡,所以我們上圖書館把這一系列的書都借回來了。

有好幾本繪本都是透過故事的方式把許多深刻的道理分享出來:The honest-to-goodness truth主要是在講述怎麼誠實又不傷害別人,Stone Soup則是在講分享所帶來的快樂,Elmer則是用很詼諧的方式呈現與眾不同其實是很寶貴的。

Mix it up則是「小黃點」作者的接續作品,我自己超級喜歡的,作者很有創意的好似把顏料打翻在書本上面一般,讓孩子手一點都不會弄髒就可以玩顏色。

到圖書館借書時正好發現今年圖書館舉辦的Winter Reading Program開跑了!圖書館發給小朋友一張Bingo Card,每一格要求不同的書目,例如作者Last Name是H開頭、得過某某獎項的書、或是一本關於狗的書、兒童傳記、兒童詩選等等。這麼好玩的事情當然要趕緊來參加一下,因此因應Bingo Card的要求又搬了一堆書回家(有這個圖書館真的好幸福阿)。
因為Library這個活動的緣故,認識了Mo Willems這個作家的系列書。 他最有名的系列是Pigeon系列,這隻調皮耍賴的鴿子講的話很多都和孩子平常講的話一樣,讀起來特別有意思。除了這一套本來就很有名都Pigeon系列外,另外認識了The Elephant and Piggie Book這一系列。這一套書勒勒路路超級愛,字體特別大,勒勒聽我講得高興,不會自己讀書的他竟然自己就拼著音讀起來了。
在我提供Phonics的幫助下,勒勒自己也很興奮可以拼出字來,聽到孩子拼出字來了,我超級興奮的。我想起一年前我一下子擔心孩子中文跟不上、一下子擔心孩子英文跟不上時,一位姊妹安慰我說,你要不斷不斷的給他們讀書,到了一個地步,他就會閱讀了。果然真的是這樣!相較起來,英文閱讀的起步真的是比中文閱讀的起步容易許多。
因為有這個Reading Program作為激勵,我們借了很多不同種類的書回家,很多是平常不懂得涉獵的。(真是再一次為有這個圖書館感恩)
這一套英國作家的Charlie and Lola繪本也是意外獲得的驚喜之一。Charlie是個懂事的大哥哥,有個超級淘氣機伶的小妹妹Lola。雖然我們家哥哥還沒有達到這種超級懂事可以領著妹妹的水準,但是Charlie正好可以做他的好模範,讓勒勒越來越有哥哥模樣。而路路雖然遠遠不如Lola這麼刁鑽頑皮,但是正好他的名字跟路路的名字Lyla很相似,每次路路淘氣的時候我們都說「ㄟㄟㄟ!Lyla怎麼變成Lola了?」路路就會說「我是Lyla,我乖乖的,不是Lola」 。
 這是Sean and Lyla拿著Charlie and Lola。 :)
這就是圖書館設計給5-8歲小朋友的Bingo表格,完成第一條直線就可以得到一張游泳館的票,整張都完成又可以得到一張。所以勒勒、路路完成這兩張表格總格贏得4張游泳票。其實三歲的路路沒有到達參加這個活動的年齡要求,但是她很想要跟哥哥一樣,所以圖書館老師很好意的也給了路路一份。2015/2/6那天我們完成了整張表格,兩個孩子很高興的捧著表格去交給櫃檯老師。
每完成一個有雪花圖案的Bingo格,老師就會發給一隻小鳥,小朋友可以寫上自己的名字然後把它張貼在圖書館的大樹壁報上面。勒勒已經可以輕而一舉的簽名了,路路雖然寫得歪歪扭扭的,但是也堅持要自己簽上Lyla(幸好爸爸媽媽給取了一個挺容易寫的名字)。

圖書館這個活動不是只有給5-8歲的孩子的,每個不同年齡層都有不同的表格,這個才是0-4歲的表格,所以路路跟龍龍都各領了一張,也個領到一張游泳票。
完成了表格,我笑著問勒勒路路說:「我們都完成了耶!是勒勒認真還是媽媽認真阿?」勒勒咧嘴一笑說:「是媽媽認真。」

有這麼好的圖書館,都不用花錢買書(但是花很多錢買中文書,是媽媽最大的開銷項目),就有讀也讀不完的繪本,真的是很幸福阿!

Thursday, February 12, 2015

The kids' Valentine's Day

美國的幼兒園很重視過節,其中一個每年都不會被錯過的節日就是「情人節」。每年情人節學校會要求家長給孩子的每一個同學準備情人節卡片來交換,勒勒過去的那一個學校是這樣,現在這個學校也是這樣。

歷史照片回顧:這是2013年2月,勒勒三歲四個月時在Canyonccito老師要求要給同學準備情人節卡片時媽媽失心瘋的情人節卡大作。我剪下了所有的愛心形狀的花瓣、莖、葉子,然後一片一片的黏到手剪的紙卡上。每一張卡片上面還幫勒勒「點」上了Sean好讓剛在學寫字的勒勒可以描。描到後來勒勒顯然的失去了耐性,所以有幾張是媽媽寫的。
學校的情人節Party:老師為每一個小朋友準備一個紙袋子,可以把準備好的卡片放到同學跟老師的紙袋中。(哇!勒勒那時候好小一個阿!)
三歲的勒勒(真好玩,那時只有這麼一點點大)領回他自己的信封袋,裡面是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給的小卡片,同學們大部分都是買現成的小卡片、像是Tattoo或小貼紙這樣的小禮物與各種情人節糖。這個小信封袋是提前讓小朋友自己裝飾的。
回到現在:轉眼間過了兩年了,學校Ark給我們發了孩子同學的姓名清單,讓孩子們給同學準備卡片。媽媽今年總算稍微不那麼瘋狂,學會買現成的小卡片了。勒勒長大了,兩年前描得辛苦不已的名字現在自己寫起來已經得心應手,還可以照著清單把同學的名字一個一個寫上,雖然寫得歪歪扭扭的,但是媽媽已經覺得他能寫這樣挺不容易了。路路寫字還挺吃力的,所以就用自己的姓名印章蓋在卡片上面代替簽名。

我們給每一個小朋友都做了一個愛心彩色蠟筆當做情人節小禮物,勒勒路路跟媽媽合作,費了好大勁把蠟筆剝皮、切碎、入磨、成形(250F,15分鐘),也順便把家裡碎碎的蠟筆都成功的利用了,做出了18個好漂亮的彩色愛心蠟筆。
這是路路從學校帶回來的「情人節信箱」,本來擔心我們的小卡片太陽春了,結果其他小朋友的更陽春。得到了不少的Hershey巧克力。 老師給路路的卡片上寫著"You light up my heart!"
勒勒班的老師把鞋盒上漆以後讓他們自己裝飾成信箱,信箱上面的名字其實是一條綁上麻繩的項鍊,老師真是好用心。小朋友一邊享用著情人節Party的各種好吃點心,一邊輪流去把自己準備的卡片一一投入同學們的信箱。
兩個孩子喜孜孜的捧著自己的「情人節信箱」回家,高興的分著糖。美國人很認真過節,所以每一個月份都有不一樣的新鮮事可以期待著。

Tuesday, February 10, 2015

勒勒的Lego成果展

CC實驗室有一位學生,在實驗室裡雖然是資淺初學的學生,在生活中卻是一位經驗老到的爸爸,同樣是三個孩子的父親,經常給我們很多帶孩子玩樂走跳的經驗分享。也正是因為這位同事的介紹,我們才聽說了Pleygo。

Pleygo是一個讓大家租借Lego回家玩的公司,每個月繳月租費後(有三種不同等級,可以租難度不同的樂高),租戶可以在網路清單中選出自己喜歡的Lego,公司就會依照Availability寄出,一旦玩過了就寄回公司,公司一收到前一組就會寄出下一組 。月租費包含所有的運費,遺失少於五克的積木公司都不會追究。

勒勒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玩Duplo,從單純疊高高到慢慢開始創作成有形體的飛機、船、房子等等,雖說是飛機、船、房子,不過比較是自己想像的成份居多,看起來並不是特別像船、飛機、房子。聖誕長假期間,我們拿出麗如阿姨在勒勒兩歲或是三歲生日時送給他(但一直被媽媽藏起來)的一盒小Lego來拼,在爸爸媽媽的協助之下,勒勒第一次完成了一個小Lego作品(可以改裝成三種不同的車)。
發現勒勒已經ready可以玩小樂高了,聖誕長假結束前我們就上網訂購試用Pleygo,在五天之後我們就收到了第一個包裹。第一次見到這麼大一組lego,勒有一點不知從何著手,所以我靈機一動幫勒勒用烤盤把Lego分類一下,幫助他比較容易上手。勒勒很認真的研究著說明書與積木。
第一次拼這麼大一組勒勒還是有一點吃力,經常要喊爸爸媽媽來幫忙找某一種特別形狀的積木,我們邀請鄰居Seth哥哥過來跟勒勒一起拼。
完成了!這是一台載賽車的卡車,卡車門有多處活動機關,蓋好了勒勒超級興奮。Lego果然就是Lego,所有的零件配置精巧,每一個門都可以靈活開關、兩輛車子在木頭地板上跑起來一點不輸給Hot Wheel的速度。
大約十天後,我們收到是用期間的第二組積木(31003),試用期間的寄送速度似乎比較慢。這一次在媽媽協助分類以後,勒勒只需要極少的協助就可以自己照著說明書來拼。
  同樣一組積木還可以拼出這樣的直升機。
 再變身成這種賽車。
試用期玩了兩次勒勒好喜歡,所以我們就進入正式繳月租費的會員身分,這是成為會員以後收到的第一組(31017),也是同一組積木可以變裝成三種不同車款。
五天之後我們就馬上收到下一組(70701)了,這一組看起來其貌不揚,但是兩邊翅膀是可以射出火箭的,這一點讓勒勒興奮不已,是拼好了以後玩得最久的一組,久久捨不得拆了。
本來維持著很好的規律,每個星期一我們將玩過的樂高寄回,星期三就能收到Pleygo寄出新的一組的通知,大約在星期五或星期六我們就能夠收到,正好週末就可以玩,星期天晚上拆了再準備隔日寄回。很可惜這個規律在第三組的時候因為一點小誤會給破壞了。因為隔壁鄰居出門請郵局停送郵件,結果星期六郵差送到我們家時誤以為是我們家停送了郵件,竟然就把樂高又帶回了郵局,因此擔延了一個週末。星期一中午總算順利拿到這組樂高(60019),勒勒一如往常的歡天喜地接過,我們在勒勒睡午覺之前把樂高都分類好了,勒勒自己睡了短短的午覺後就默默爬起來拼Lego,媽媽哄弟弟睡覺、又起來陪路路把中文念完了,勒勒竟然在完全沒有媽媽協助之下已經拼好了這架直升機跟修理直升機的工具車了。
依據這一個月的經驗,大約一個月可以租到三到四組左右。Pleygo的公司在加州,因此寄到我們這邊郵寄上還是花了不少時間,但是一個月的租金連一組Lego都買不到,卻可以讓孩子玩三到四組,我覺得還是挺划算的。雖然成品都不能保留下來,但是我想這樣也省下了家裡收藏的問題,倘若真的遇到好喜歡好喜歡的,以後我們多玩幾組以後可以再去店裡選購特別喜歡的那一組來珍藏。

很多真正Lego的高級玩家覺得這樣不划算(因為一來他們喜歡珍藏、二來他們可以用手邊的lego積木自己任意變化出造型),但是我想對於剛剛開始享受Lego樂趣的勒勒還是一個很棒的選擇。

小路路看著哥哥拼Lego看得興致盎然,她說為什麼我們借回來的都是「男生」的Lego呢?我跟路路說他現在先幫著哥哥分類還有學習找哥哥需要的積木,等到媽媽覺得他也做得很棒的時候,我們也來租一些「女生」的Lego來玩,路路很滿意媽媽的答覆,所以每次哥哥在拼Lego時也都在旁邊很認真的觀察著!

Monday, February 2, 2015

孩子的記憶

一夜睡前,我們在讀馬丁路德金的繪本傳記,最後面是馬丁路德金被槍殺後的喪禮的照片,勒勒就在問喪禮是什麼,他說為什麼他都沒有參加過。

我跟他提起阿祖(我的外婆)的喪禮,問他是不是記得有一年阿祖上天堂的時候,我們回台灣參加阿祖的喪禮,當時勒勒兩歲十個月左右。勒勒說他記得,有一個大大的房間,裡面有很多蠟燭,外面有長長的、繞圈圈的走廊,他記得他在走廊上跑來跑去的。

很早前我就發現勒勒記得許多三歲以後的事情,這段記憶刷新了他自己的新紀錄了。

路路似乎觀察到媽媽聽到哥哥講起這段回憶感到很驚奇的樣子,突然也就手舞足蹈的說:「我也想起來了!我也想起來了!」我不可思議的看著路路,因為外婆喪禮時她只有十個月大。

路路說:「我們坐著火車,經過一個窗簾,然後看見好多骨頭,然後我們就拿著槍把骨頭Bui,Bui, Bui。」

說真的,我完全不知道她在說什麼。

路路很堅持的,一字不差的重複上面那一段描述,很顯然的,即便在拼命的回想之下,哥哥、媽媽都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

直到路路重複到差不多第四遍的時候,媽媽突然想起來了!那是一段在San Diego的LegoLand的記憶,當時路路只有兩歲三個月路路記得的是一個叫做Lost of Kingdom Adventure的遊樂設施,一車可以坐四個人,每個人有一把雷射槍用來射擊隧道(法老皇宮)裡面得標把,只要射中了就會有各種樂高做的機關啟動,進入法老皇宮前確實是先通過一個簾子。
總算想起了路路說的回憶,媽媽很興奮的附和她:「對了對了!我們四個人都坐在車上,媽媽跟哥哥坐在後面,爸爸跟路路坐在前面。」這時候哥哥說話了:「不是的,是媽媽跟我坐在前面,爸爸跟妹妹坐在後面才對。」

看到上面這照片了,勒勒記得才對。

孩子的記憶力再一次令我驚艷。

Saturday, January 31, 2015

小男人

昨天晚上幫刷牙的時候,勒勒一邊含著牙膏泡沫一邊仰著頭跟我說:「媽媽,我以後對我小孩就要像你對我一樣。」小臉誠摯而認真的樣子。媽媽心裡很高興,知道這是表示你心裡面很認同媽媽照顧你們的方式。

五歲的你,儼然已經是個「小男人」了,常常思索著「以後」的問題,更是經常以「保護媽媽者」自居。

三歲的妹妹進入了經常發怒就狂打媽媽的階段,有一天妹妹發脾氣了,用力拍打媽媽。由於路路在弟弟出生之後,上下夾攻之下得到媽媽的Attention大幅減少,發起脾氣時我總是斟酌著要怎麼管教,因此有時沒有立即反應。 勒勒見狀就著急大喊:「爸爸!爸爸!妹妹打媽媽了。」爸爸很冷靜的說:「沒關係,媽媽會處理。」勒勒在旁觀察了一陣子,發現妹妹還不停下來,竟然衝過來橫在媽媽跟妹妹當中,用身體替媽媽擋下妹妹的拳腳,隨後伸手把妹妹推倒在地說:「怎麼可以打媽媽!」

龍龍剛長牙時,喝奶時猛得一咬疼得我叫出聲來了,隔壁房間的勒勒聞聲而至「媽媽,弟弟又咬你了嗎?」著急的撥開弟弟的頭,伸手擋在弟弟嘴前。

弟弟開始喜歡磨牙,總是拿著東西就啃,包括媽媽的手。有一天媽媽在跟爸爸說:「弟弟牙齒越來越厲害了,現在啃起來真的會痛了。」勒勒一邊聽著我們聊天一邊就去搬凳子洗手去了,過一會兒跑到我身邊從弟弟口中拔出我的手,竟接著把自己的手塞進弟弟的嘴裡,還一邊說:「媽媽,我手已經洗乾淨了。」

在媽媽再三交代之下,已經可以執行「如果午睡起床,媽媽房門沒有開,表示弟弟還沒有睡著,就不可以進來」。倘若勒勒比路路早起床,就會領著妹妹到樓下去玩樂高、拼圖。雖然有時候玩得太興奮、聲音大得不行,或是跟妹妹起了爭執導致妹妹放聲大哭,最終還是把弟弟給吵醒來,但是這一點還是讓媽媽特別的感動,不少時候還是幫了很大的忙。

弟弟過了八個月以後,每次吃輔食都像是打仗似的,一個人餵吃飯不行,非要有人在旁邊逗他讓他分心才會張嘴。爸爸不在家的時候,這個任務都落在哥哥身上。奇妙的是,勒勒始終蟬聯家裡最能夠逗笑弟弟的王位寶座,讓媽媽每次餵飯的時候都會有「幸虧有哥哥」的感觸。

弟弟感冒需要用腳踏吸鼻器,但是弟弟超級討厭吸鼻涕,吸鼻器一靠近就會大哭並激烈扭動,媽媽一邊踩機器總是抱不住弟弟,這時候都是勒勒來幫著固定弟弟的頭(當然也有一些時候勒會說:「不行耶!我現在很忙」)。媽媽在做飯、去上廁所、晾衣服、出去鏟雪的時候,可以囑咐勒勒看著弟弟,有事情喊媽媽。勒勒已經知道看到弟弟快拿到不該拿的東西、爬到危險的地方的時候,立刻把弟弟抱離危險的地方。教會的弟兄姊妹有時看到勒勒抱著弟弟,都會驚呼一聲「他可以嗎?」殊不知勒勒從弟弟身子硬了以後就經常練習抱弟弟,即便是抱著弟弟上下樓梯也沒有任何問題了(當然經過爸爸媽媽長時間、非常多次的監督與觀察了)。

五歲的勒勒不再是單純依賴媽媽的小孩了,很多時候,是妹妹弟弟可以依賴的哥哥了。在沒有爸爸可以替手的時候,勒勒經常成為媽媽的替手。弟弟剛出生以後,媽媽總教勒勒「只要爸爸媽媽不在,妹妹跟弟弟就是你的責任。」勒勒牢牢把這句話記在心裡面了,媽媽很欣慰。

親愛的勒勒,媽媽看著五歲的你經常有一種不敢相信的感覺。從嬰兒時期就尖叫、跳出嬰兒床、吃飯吃到吐得一身讓爸爸媽媽勞心費力至極;到兩三歲時固執異常、激動異常、夜裡經常起來爆哭一兩小時,有時一晚還不只一次,把好脾氣的爸爸氣到發火;四歲開始,發起脾氣可以伶牙利齒的說出讓媽媽傷心欲絕的話,盡其操弄之能事。轉眼間,五歲你的,大部分的時候已經是個成熟的男孩了。媽媽就彷彿園丁看見自己栽培的園子逐漸開出了花朵般,心裡真是得到極大的安慰。

親愛的孩子,謝謝你,你是媽媽的安慰。

2014/12/6勒勒送給媽媽的情書

Tuesday, January 27, 2015

風情萬種的三歲小姑娘路路

親愛的寶貝路路,

媽媽經常凝視著妳的小臉,心裡真是感謝神賜給我一個寶貝女兒,女孩再怎麼樣,確實是跟男孩子不一樣。以前媽媽一直覺得自己不可能有女兒的,因為妳的阿公生了四個男孩,三個阿伯們家家也都生男丁,媽媽總覺得自己恐怕很難有女兒,因此每每想到妳,媽媽總是感到慶幸。
妳的三歲生日已經過了三個多月了,媽媽在每天兵荒馬亂的生活中,始終沒有機會好好記錄妳的三歲,但這三個多月裡,媽媽經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想著關於妳的點滴,真的很想要把它們記錄下來。

三歲的你最擅長的是在書本上面找東西的活動,找得速度一點都不輸給哥哥,小眼睛雪亮得不得了,連媽媽都佩服驚嘆不已。媽媽想起你13個半月的時候(請點,3:07秒處)就能夠精確的找到小金魚逃走了那本書裡的每隻小金魚,果然是與生俱來的好功夫,一般兒童版的找圖片書籍已經完全難不倒你,開始喜歡超級具有難度的 Walter Wick(很多連媽媽都要費好大勁才能找到的)。圖顏色圖得工工整整,學校的老師都誇讚妳。
三歲的你最喜歡的是唱歌和跳舞,很喜歡上圖書館的music and movement,但是因為要上學,週六到圖書館上音樂課成了我們母女的精心時刻。也很喜歡媽媽放一些帶動作跳舞的影片陪著你一起唱歌跳舞。

不到三歲的妳在2014/3開始上學,比媽媽計畫的早得多,Ning阿姨總說比起其他的孩子,你上學一點都不早了,但媽媽總是很心疼你。從三月上到五月中開始放暑假,媽媽讓你一路休息到阿公阿媽回台灣之後(九月中;哥哥則是八月中秋季班開始就每週上四個半天)才又開始上學。
你不喜歡上學,但與哥哥當年在學校上演一哭二鬧三肚子疼的戲碼、回家就雨過天晴的模式完全不同。你到了學校雖然哭得很慘烈,但是一發現媽媽確實離開視線,大約五到十分鐘就會安靜下來,很少給老師找麻煩,學校老師總誇你乖。但是一旦放學回到家就會把憋了一早晨的怒氣一口氣發洩出來,好幾度為了各種稀奇古怪的引爆線在車子裡面賴著不下來,足足爆哭了將近一個小時;又有時是放學回家堅決不願脫衣服洗澡而在浴室裡又吼又叫、對媽媽拳打腳踢。甚至有時媽媽好不容易把你哄上床睡著了,醒了以後又接著發脾氣,有一次往媽媽臉上猛打耳光。這些事情讓媽媽對於送你去上學這件事情異常的掙扎與內疚(以至於你打媽媽耳光時,媽媽竟然自責的沒有辦法出手阻止你而任你打了好多下),媽媽可以感覺到你裡面有很多的憤怒,媽媽也異常的心疼。但夜夜睡眠不足的媽媽必須為了全家人的情況做出對整體最佳的考慮,因此還是必須要堅持讓你上學。

雖然妳不是那麼享受學校的生活,但是確實也在學校學了好多。各種英文單字一個個的冒出來,看到爸媽很驚奇的表情就會得意的咧嘴一笑。也牙牙學語的學會了很多連媽媽都不會唱的兒歌。媽媽一旦聽到你哼著歌,就會試著用關鍵字把兒歌找出來讓你在家裡練習,幫助你增加在學校的信心,這樣的方式似乎確實對你很有幫助。


哥哥是妳心中最佩服的對象,在妳心中,哥哥要的東西肯定是好東西,總是跟在哥哥旁邊不停的說「我也要」,經常像隻小鸚鵡似的學著哥哥說話。妳跟哥哥在一起,一天有告不完的狀、搶不完的東西(最好笑的是連「弟弟」都能夠搶),媽媽常常為了給你們倆個判官司就被弄得暈頭轉向的。雖然如此,妳跟哥哥的感情好得不得了,兩人在一起,不需要什麼玩具都可以玩得興高采烈。
或許是因為有哥哥做榜樣的緣故,妳總是很積極的想要學習。在媽媽沒什麼特別指導的狀況下,不但數字已經難不倒妳,字母也多半都認得了。最令媽媽驚奇的是,竟然自己爭取要跟哥哥一樣學中文。2014年年底,三歲又三個月的妳已經在學習哥哥在同年四月學習的課文了。


最令媽媽頭疼的是在弟弟出生以後越趨頻繁「退化行為」。你總是把「媽媽來這裡」、「媽媽不要走」掛在嘴邊,尤其是媽媽在忙著家務時與你要睡覺時特別厲害,有時夜半都會大喊著「媽媽不要走」的哭醒過來。一旦看到媽媽抱著弟弟、或是陪哥哥練琴讀中文就吵著要「媽媽抱」;吃飯的時候,更是經常要求「坐媽媽腿」、「要媽媽餵」;每天半夜經常睡著睡著就睡到媽媽房間來,要是床上沒有位子了(有爸爸或弟弟),寧可也要擠在床腳下睡。甚至一度吃起了弟弟都不要吃的奶嘴。
在許多事情上只要媽媽不順著你,你鬧得情緒激動就對媽媽拳腳相向,又是打又是推的。媽媽經常非常心疼你在家中排行老二,在許多事情上跟不上哥哥的步調感到吃力,又在許多事情上讓弟弟給奪了baby的特權與角色,媽媽知道你好不容易。但媽媽心理總是充滿了疑惑,在這許多事情上應該怎麼拿捏才不會把你教育成一個嬌慣的孩子,你的種種行為反應無時無刻都在考驗媽媽的耐心與智慧。過去,媽媽總是有點遺憾沒能給你添個妹妹作伴,因為媽媽覺得姊妹的感情是無可取代的,但是觀察到你身為老二的種種不容易,媽媽想神讓你成為家中唯一的女孩子,有祂的美好的心意,讓媽媽徹底斷了想給你添個妹妹的心。

但最令媽媽感謝神的,你是一個愛弟弟無比的姊姊。對於弟弟,你極盡呵護之能事,柔聲勸慰哭泣的弟弟,見到弟弟就又親又摟的、寶貝得不得了。對於因為弟弟的到來對你產生的種種「威脅」,你一概只會對媽媽發怒,不但從來沒有做過任何一丁點惡意傷害弟弟的動作或言語,對弟弟的愛護經常讓媽媽感動不已。媽媽經常覺得龍龍有這麼愛護他的哥哥姊姊,真是媽媽心理最大的安慰。不願意自己吃飯的你,總是爭著要餵弟弟吃飯,讓爸爸媽媽啼笑皆非。媽媽可以清楚的看見你在做妹妹與做姊姊兩個角色之間擺盪的痕跡。

2014年5月(龍龍兩星期大)弟弟出生以後你大病了一場,高燒八天不退,兩種退燒藥輪流吃,已能勉強把體溫降低一點(沒有完全回到正常溫度)。醫師查不出原因,一下子說是腸病毒、一下子說是細菌感染(服用抗生素),總之有點亂槍打鳥似的治療。因為你的高燒,我們不得把醫院剛回家的弟弟隔離在地下室。這是你總算康復了以後,發現弟弟在家之後就每天跟弟弟難分難捨,看到弟弟都喜孜孜的。
 2014年6月9日(龍龍一個月又兩週)你總是爭取著要抱弟弟,媽媽擔心你手勁不夠,所以總是拿餵奶枕把你圈上,讓你可以享受抱弟弟的快樂。因此經常看著你很積極的自己準備好餵奶枕坐在沙發上面大聲嚷著「要抱弟弟」。
2014年7月28日(龍龍三個月又兩天),你總是看到弟弟就又親又抱的,出去外面玩還摘了朵小花一定要來回來給弟弟看。
媽媽整理照片的時候,發現弟弟不但是在爸爸、媽媽與哥哥的懷抱中長大的,更是在你的懷抱中長大的。更大一些的照片中,可以看見你總是在陪伴弟弟玩耍。媽媽深深以妳為榮,妳是天生的好姊姊。

除了弟弟出生那一會兒你高燒了一場,十二月初、十二月底又燒了兩回。媽媽記得哥哥剛上學的時候頭半年幾乎一個感冒還沒好、另外一個感冒又來,經常就掛著鼻涕,但是幾乎沒有過什麼高燒。相反的,你或許是因為從小就經過哥哥帶回來的感冒病毒淬鍊,上學以後一直都挺健康的,但一旦生起病來,總是那種很嚇人的高燒與嘔吐,經常讓媽媽連夜沒有睡覺在給你涼體溫、擦身、餵藥。媽媽聽從中醫小凱叔叔的建議,少給你吃西藥,多讓你發汗,所以就一天三次的給你放進大盆裡泡熱水澡,盆裡放很多你的廚房玩具跟球,你就一邊泡著一邊扮家家酒。超喜歡泡澡的你很享受,每次都很得意的說:「我要泡澡了,因為我生病。」讓媽媽哭笑不得。
媽媽的寶貝路路,媽媽經常希望自己能夠有個三頭六臂,能夠做一個更完美的媽媽。但事實上,媽媽很軟弱,在很多時候常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媽媽只求自己在教養你們的這條路上盡力而為、了無遺憾。

媽媽最欣慰的是,即便媽媽做得不完美,媽媽知道在你小小的心靈裡很清楚的知道媽媽愛你。有一次你大發脾氣拳打腳踢時,一邊大哭一邊喊著:「我亂哭亂發脾氣,但是媽媽還是很愛我。」讓媽媽噗哧一聲笑了出來。

盼望媽媽的愛,滋養你長大的每一天,也盼望你在長大的路上學不但學會被愛,更學會愛人。在情緒過後,選擇不做嬌慣的小妹妹,而要做成熟的大姊姊。

Tuesday, December 30, 2014

ABQ 微旅行Day 2 and 3: Explora, River of light, Gravity Park, Chuck E Cheese

第二、三天的行程還是挺充實的,但為了省事,我就簡單挑幾張照片、三句併作兩句的把遊記精簡成一篇就好(不偷懶一下不行)。

!Explora

! Explora一直是我們跟孩子到ABQ很愛去的點,因此第二天一整天的行程都在這裡。除了小時候總是很愛玩的bubble區外,勒勒路路最感興趣的還是音樂的這一區。分區介紹每一種樂器的原理,仔細研究起來都很有意思,例如左上角這個是把小提琴震動的振幅透過放大鏡以後呈現在屏幕上面。左下角這個是利用一個個凸起的小棒子插在木棍上面,圖出來的小棒子慧間接敲打琴鍵而發出我們所譜的曲子(鋼琴的概念)。右下角這個是新的展示品,記得以前沒有的,就像小時候夜市玩的彈珠台似的,不同的是藉由各種不同材質、大小「障礙物」的擺置,使滾下來的彈珠可以做出一個曲子來。
過去覺得勒勒、路路還小,所以沒有玩的電流實驗,這一次兩個孩子已經可以玩得不亦樂乎了。
每一個星期一早上九點博物館專為小小孩提早一個小時開門,趕上了這個時段,難得可以大家在這個平常總是擠滿了人的大電梯裡面合影一張,這個電梯恐怕比我們家裡的房間還要大呢!
出門玩,還是希望可以顧上孩子的作息,所以我們特地帶著孩子回旅館吃了午飯、睡了個午覺才又回到博物館接著玩,一直到博物館都快要關門,才趕緊前往植物園去看燈。

River of Light

記得前年去Las Vegas前還來賞過一次燈,今年本來不打算看了,但一來想陪著一家弟兄姊妹一起來(他們第一次來)、二來路路不知為什麼中午起突然吵著要看燈、三來勒勒說:「我不想要看燈了,但是想要去看『叔叔跳跳跳』(這是勒勒為一個雜戲團體Clan Tynker取得名字)。」夜裡看燈挺冷,我們一家人都重裝出發(比前一晚去遊樂園穿得還更多),往身上加的衣服帽子圍巾連一個皮箱都裝不下。

往年在門口的企鵝今年不見了,換了一架飛機跟老爺車,勒勒倒是對於這兩個新的迎賓燈挺感興趣。
今年看起來大部分的燈都與往年類似,唯獨有一艘巨型的海盜船獨領風騷,船身高大,由照片中的黑人影可以看出端倪。
今年的 River of Light每天晚上邀請不同的樂團、合唱團與其他表演團體來表演,我查詢資訊的時候意外的發現今年竟然請了勒勒路路很喜歡的雜戲團體Clan Tynker來表演,因此安排行程時刻意選上了這一天。勒勒、路路對於這一次表演的內容並不是特別的喜歡(他們大都多數的表演勒路都看過不止一次了),但是最大的收穫是因為今天看表演的人少,竟然有機會跟他們合影了一張(路路靠近了一點兒感覺有點害怕,就拒絕上去拍照了)。

Gravity Park

其實在兩個晚上的考驗之後(我們標到了一個只有一張大床的旅館,因此我們這睡眠品質不佳的一家五口在一張床上擠了兩天),第三天早晨差點就沒鬥志,打算放棄這個行程。但是既然都給孩子吵醒了,一時半會兒也補不了眠,所以還是整裝出發。幸好沒有放棄這個行程!後來我們都總結這是三天最精采的行程。

所謂的Gravity Park就是一個綿延不絕的彈簧床大場地,另外還有一些充滿了泡綿、怎麼摔都不痛的闖關遊戲場地。這個地方最棒的地方就是孩子玩起來很安全,又可以消耗他們無窮的精力,不止孩子覺得好玩,大人也玩得很高興。


Chuck E. Cheese

離開ABQ前我們到這家pizza店享用午餐,Pizza很普通,主要是因為這是一家可以買代幣玩遊戲機的店,這些遊戲機讓我想起以前高中段考結束的下午,同學們都會一起去看電影、然後就會去玩這種遊戲機(好遙遠的青春記憶)。

買代幣玩遊戲機,是得分多寡遊戲機會發票卷給小朋友,最後這些票卷就可以拿去一個計數機總結,然後小朋友可以依所得的點數換小禮物。這隻老鼠(?)是這家店的吉祥物,每半點匯出來帶小孩們跳舞,跳完舞就會漫天撒下免費的票卷。

這個大型的爬行建築是免費的,最終端是一台賽車,勒勒路路在裡面爬了好幾趟。
勒路在騎馬(前方有一個螢幕),兩個小娃子力氣不夠大,馬都跑不起來。
這是射水槍,要把水柱打到靶心。
兩個孩子玩得筋疲力盡,在回程的路上呼呼大睡了。

所謂的度假,其實是帶著孩子滿場跑著他們會喜歡的行程。親愛的孩子們,爸爸媽媽盼望陪伴你們遊玩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成為你們甜美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