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October 3, 2014

靈修見證

今年教會舉辦了一場華人知識分子信仰論壇,邀請許多知名的信仰前輩來到我們這個山頭發表他們的研究與經歷成果,論壇的內容很深,有些部分讓人覺得能把「題目」聽明白就很不容易了。三天的論壇下來,最大的收穫倒不是在聽講當中,而是私下能夠有一些與牧者交通分享自己困境的機會,非常的寶貴。

郭昶牧師過去是一位專業小提琴家,曾被弦樂雜誌STRAD譽為「罕見的世界級天才」, 後來獻身成為全職牧者。郭牧師說他是個練琴的人,知道凡事就是要「練」,努力的練、拼命的練、咬著牙的練,但在教會中有一件事情他始終看不明白,就是教會裡面充滿了「光說不練」的人,因此他有一個很深的負擔,就是要幫助大家做屬靈操練。另外,在見證中他強調他是一個自我要求非常高、對自己非常非常嚴格的人。因為他這兩點的分享,讓我非常想要能夠有更深的談話,也很盼望從他的建議中得到一些實質的幫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篇見證主要是要記錄在論壇期間與郭昶牧師交通的一些得著,以及從論壇結束至今我在生活中操作的一些方式。(以下是2014/10/4我在教會分享的見證稿)

這一次論壇時,郭牧師邀請大家舉手說願意commit在靈修生活當中,當時我看到很多弟兄姊妹都舉手了,但是我心裡卻非常的害怕與猶豫而不敢舉手,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很害怕立志卻達不到目標。我經常處在做各種事情都捉襟見肘的窘態當中,在很挫折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在每一個方面都顧不好,想要試圖在某一些部分改善時,又經常覺得力不能勝。但是我心裡其實非常渴慕能夠有一個有果效的靈修生活,因此我就去向郭牧師請教要怎麼運作。

我向牧師陳述我的靈修現狀是我立下了每日讀經的進度,盡可能的按進度完成今日該讀經的內容,有時候沒能跟上讀經進度就感到很挫折,有時候則是跟上讀經進度,但是那感覺就好像是在交作業趕報告,對我與神之間的關係似乎沒有明顯的幫助。

郭牧師給了我兩點建議。

第一、牧師說我需要檢視我的生活方式,某一件事情做到某一個程度是神盼望我做的,再多做了那些,是我自己想要做的。必須要對這些有意識,我才能夠跳脫那種總是很挫折,又會在挫折中受到惡者控告(惡者彷彿不斷在嘲笑我這條追隨主的道路我永遠不合格、也跟不上,乾脆放棄)的生活。我在生活中確實開始檢討自己做事的模式,發現做了足夠一家人吃飽是神給我的責任,但是想要多做一些存起來,擔心明天就沒有時間做飯卻是「為明天憂慮」的一種焦慮表現;發現去探訪了處在困難中的福音朋友、陪他禱告是神放在我裡面的負擔,回來卻因為覺得他有很大的送菜的需要我卻沒有餘力去做就感到很焦慮自責,這可能就不是神要讓我去做的。神向我要我所有的,不會向我要我所無的。站在台上誠實的跟弟兄姊妹分享我的心得是神感動我做的,但是把見證稿背得滾瓜爛熟,想要在台上佯裝自己口才便給、台風穩健,那就可能是出於虛榮了。因此我就依照這個原則,經常檢視我自己在做的事情,經常問自己:「這是神讓我做的嗎?神讓我做哪一個部分?做到什麼程度?」
第二、牧師說我擅於計畫的特質導致我想在與神的關係上面也採用一種主控的方式(我很驚訝的發現牧師竟然在跟我五分鐘的談話之中就發現了我是一個「計畫」特質的人),導致我的心思嚴重的受所謂的「進度」牽制,而沒有辦法真正的享受神的供應。因此牧師建議我從今天開始,我每天靈修的目標不再是幾章幾節幾卷、不再是讀多少靈修的日誌、書籍,也不再是幾分鐘,從今以後靈修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親近到神」。

因此這一段日子我雖然還是繼續著讀經進度,但是不再以讀經進度為目標,也就是說如果能有餘力來讀很好,但是如果真的沒有讀跟不上,也不自責或是落入控告中。但是我要求自己每天要用一節經文來親近神,我在下載了一個手機軟件,他每天都會發一節經文給我,每天凌晨就會寄到我的手機裡面。由於我經常一起床就會很快的打開手機檢視郵件,因此我可以很快的看到今天的經文是什麼。有時候我看到經文是半夜起來餵奶的時候,那麼我餵奶的時候、或是餵奶結束躺回床上的時間就可以默想那一節經文。有時候我看到經文是大清早,孩子如果都還沒醒,那我就可以有一點默想時間,如果孩子已經醒了,那我就一邊起身做事一邊默想。我的默想方式很簡單,就是反覆回想今天的經文,一個詞一個詞的想,然後看看神有沒有透過今天的經文給我什麼提醒。

舉一個例子來說,我幾天前收到的經文是哥林多前書110「弟兄們,我藉著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勸你們說一樣的話。你們中間也不可分黨,只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當時我讀到這節經文的時我就對主說:「我沒有分黨。」主就提醒我(這裡我所說的主提醒我,就是一種心理面的意念)說:「那你與弟兄姊妹有沒有一心一意?」我心裡想,很難,為什麼?因為我跟弟兄姊妹關心的事情不一樣。例如說我生活中大部分的心思在關心勒勒、路路的教養問題,還有龍龍的作息問題,我總是費心思想要給他們比較好的健康環境跟學習機會。很顯然的在弟兄姊妹當中會關心我關心的這件事情的人,除了我以外,就只有我的丈夫而已。因此,如果我總是關心的是這些事情,那麼很難跟弟兄姊妹一心一意。所以神提醒我說,倘若我盼望能夠跟弟兄姊妹「一心一意、彼此相合」的話,我必須要關心弟兄姊妹關心的事情。這包括兩種事情,第一當然是關於教會、關於福音的事情,第二、是弟兄姊妹他們所重視的事情、或說讓他們掛心的事情。我感到這樣的默想幫助我得到從神而來的提醒,這樣的默想雖然講起來很長的樣子,但是其實在我的腦子裡面大概就是五分鐘的事情,而且一般來說不影響我手中做的家務。

除了透過每天的一節經文來達到親近神的目標以外,我發現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帶著一個與神交通、體會神的態度來過生活也對我很有幫助。例如說我覺得自己陷在自責與撒旦控告當中的時候,我就馬上將我自己做得不好的部份向神認罪,並且向撒旦宣告有耶穌的寶血遮蓋我,我已經潔淨了,拒絕撒旦的控告。

又例如我在生活當中大多數都是面對著孩子,但是神很奇妙透過我與孩子面對面的生活幫助我來親近他。舉例來說,勒勒最近很喜歡做禮物送給我,每次我聽到他想要寫給我的卡片內容都特別安慰,但是同時的,他又是一個非常不順服的孩子,不論大事小事,經常你讓他這麼做他就偏偏不要這麼做,你讓他不能這樣做他就非要這樣做,經常不是依理而爭,而是意氣之爭,幾乎每一次要教導他這種順服的功課,都要讓我絞盡腦汁跟他對峙一兩個小時。每天我都像是上戰場般的消磨無限的精力要排解這種情況,有一天我真的好累好累,我嘆了一口氣跟勒勒說:「雖然你每次送禮物給媽媽,媽媽覺得很感動,但是你知道媽媽最希望你能夠為媽媽做的,就是做一個聽話的孩子。」就在那一刻一句經文在我耳邊響起:「聽命勝於獻祭。」(出於撒母耳記上1522撒母耳說、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喜悅人聽從他的話呢.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我們天上的父親向我們要的不也就是這個嗎?那一刻我覺得自己好貼近天父爸爸的心,然後我就在心理跟神禱告說:「神阿!求你幫助我明白你要我在什麼事情上順服,我願意做一個順服的孩子。」


最後,我想要用一節經文來結束,我們一起彼此勉勵。雅各書48你們親近 神、 神就必親近你們。」我很感謝神,因為祂是一位應允我們「我們親近祂的,祂就必親近我們」的神。盼望神繼續透過我們願意親近祂的心來賜福給我們每一位。

Monday, September 22, 2014

五歲的哥哥

今天是勒勒滿五歲的第一天,也是公公回台灣以後第一個我必須獨戰三個孩子的日子。

下午勒勒在一個小時之內第三度闖進我的房間吵醒了快要睡著的龍龍,相當疲倦的我感覺到自己怒火中燒,有一種想要大吼他一頓的衝動。

然而多年來全職媽媽的訓練之下,我強忍著快要爆發的怒氣問勒勒:「作什麼?」

勒:「可以幫我寫幾個字嗎?」

我:「不行!你沒有看到媽媽在哄弟弟睡覺嗎?如果弟弟睡著了,媽媽不就可以出來專心培你跟妹妹了嗎?你不斷的把弟弟吵醒,媽媽怎麼幫你。」

勒彷彿沒有聽見我說話的重複著:「可以幫我寫幾個字嗎?」

我怒眼瞪著他。

他可憐巴巴的看著我說:「我都做好了,可是我不會寫字,只有幾個字而已。」

我看到他手裡握著皺巴巴的幾張小紙頭,再仔細一看,是四張用剪刀剪得歪歪扭扭的、但看得出來努力想要剪成長方形的小紙片。四張小紙片之間用膠帶黏在一起,看得出努力想要做成一本小冊子的樣子,封面歪歪扭扭的寫著他的名字SEAN。

勒勒看出我在端詳他拿的東西,有一點點高興的說:「這是我做給你的一本書。」

我打開他所謂的「書」,是用幾張單面廢紙黏在一起的,其中一頁畫著一個大人前面站著一個小孩,那大人好像摟著小孩似的,後面一頁是空白的。

勒勒指著空白的那一頁又重複的說:「可以幫我寫幾個字在這裡嗎?」

我很疲倦、被吵醒的弟弟正在哭著,我態度依然不太友善的問他:「你要我寫什麼?」

勒勒說:「你就幫我寫『媽媽,謝謝你生下了我,謝謝你幫我辦生日Party,謝謝你買雙層床給我,謝謝爸爸找人來跟他一起幫我裝好雙層床。謝謝你每天煮飯。』寫這幾個字就好了。」

上一秒鐘媽媽的怒氣滿灌,那情緒就像顆飽滿的皮球、落地就能夠彈得老高。你這短短的一句話像根細細小小的針似的、輕輕的一扎,把媽媽那一肚子的氣「咻」的一下給洩得乾淨,本來脹飽飽的皮球一下子軟癱在地。媽媽依然疲憊、弟弟依然在哭泣扭動,媽媽心中為了自己上一秒鐘的怒氣對你充滿了歉意,以及在為母的這條路上永遠覺得力氣不夠、永遠覺得沒有辦法達到標準而感到挫折。但媽媽心中亦因為你這段小小的話注入了一股緩緩的暖流,為母之路的崎嶇你或許永遠不懂,但媽媽感到安慰,因為知道媽媽這一切的付出確實在你心中留下了痕跡。
  
內心雖然百轉千迴、我依然顯得冷靜的說:「幫媽媽找一枝筆,你拿的這蠟筆太粗了,沒辦法寫這麼多字。」

看見媽媽眼裡的怒氣轉消,你歡天喜地的找筆遞給我,讓我寫好了以後讀一遍給你聽,然後一點都沒有覺察媽媽心理變化,高高興興的捧著寫好的紙往外走。一邊走一邊叨唸著:「寫好了!接下來只要找一個盒子包起來、用包裝紙包好、上面貼一朵花,這樣就可以送給媽媽了.......」

親愛的孩子,媽媽為你感謝神,因為你是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媽媽曾經跟阿姨說過,不論教出多麼優秀的孩子也敵不上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媽媽感謝神,賜給媽媽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

大約你生日前一個月,你跟媽媽說,你好希望生日的時候跟三歲的生日一樣,可以邀請一些你的好朋友來家裡玩,陪你過生日。媽媽心理很驚奇,你竟然記得三歲時給你跟妹妹辦的生日聚會,當時因為妹妹滿週歲,你也將滿三歲,所以兩人在一起合辦了生日,最主要是邀關心你們的叔叔阿姨們來看妹妹抓週。

聽你說想要辦生日Party,媽媽很慎重其事的抱著你跟你聊了聊。媽媽告訴你,你的生日其實是媽媽很辛苦的日子,因為媽媽揹著你在肚子裡面十個月、因為懷著你必須經歷各種各樣身心都難以承受的不舒服,然後忍著巨大的疼痛把你生了下來,接下來又沒日沒夜沒有自己生活的把你從像弟弟這樣一個小baby養到現在這麼大,所以生日這一天最重要的是要紀念媽媽的辛苦。但是媽媽還是會很高興給你們做蛋糕、甚至有時候邀小朋友來過生日,那是因為媽媽看到你們一年一年的長大,每多一歲就多學會很多事情、更懂事一些,所以媽媽心理很高興,但這並不表示你在「生日」這一天就有什麼特別值得嘉獎的地方,也不應該覺得媽媽在你每年生日還要花額外的心力給你辦Party是理所當然的,更不應該在生日的時候要求要禮物,應該是你要送媽媽一個禮物才對。媽媽又另外跟你解釋,弟弟現在還好小,媽媽半夜都要起來照顧弟弟、經常都沒有睡飽,所以這個時候要辦生日party對媽媽來說是非常辛苦的事情,但是你既然好想要小朋友來陪你玩,媽媽會考慮我們有多少力量,或許只邀你最要好的Johnny來跟你玩這樣可以嗎?倘若媽媽還是覺得應付不過來,那我們就跟阿公阿媽爸爸媽媽還有妹妹弟弟一起過生日好嗎?你似乎聽明白了媽媽說的話回應媽媽說:「有些人生日會有很多很多人來一起玩,但有一些時候也會只有一個朋友來玩,就像媽媽你帶我去給Mountain弟弟過生日那樣。」

自從你開口了,媽媽一直在想在這麼混亂而忙碌的日子中是要怎麼擠出時間完成你這個夢想,也確實搏命演出般的、熱熱鬧鬧的為你們辦了生日聚會。在餐廳頂上裝飾了緞帶、親手為你們紮了無數個氣球、分別為你和妹妹依照主題做了年齡海報。
也在你的要求下(媽媽問你要買什麼口味的蛋糕,你說要媽媽自己做的蛋糕),親手給你做了蛋糕,還特地為你們設計了彩虹的奶油花,放上了造型戒指,並把杯蛋糕架成了蛋糕塔。
依照你的期待的,邀請你的好朋友來一起過生日。大家一起在後院快樂的玩沙、串珠、用粉筆在水泥地上作畫、打球、做沙畫。
一起圍桌唱生日快樂歌,享受媽媽給你們準備的點心(布丁、果凍、肉丸、毛豆、蛋塔、水果拼盤、西瓜)與杯蛋糕。
熱熱鬧鬧的Party結束了,媽媽有一種鬆了一口氣完成了一個大任務的感覺。一星期後,媽媽很驚喜你一直惦記著媽媽說的那句「應該是你要送媽媽一個禮物才對」。

今天,是你五歲的第一天,你就默默的著手開始給媽媽準備禮物了。你真是一個好信實的孩子,媽媽講過的話也都默默的記在心裡面了。

親愛的勒勒,謝謝你!總在媽媽覺得很困難與挫折的時候,讓媽媽發現你一天天的長大懂事。

親愛的寶貝,恭喜你五歲了,媽媽知道長大不容易,要做家裡的大哥哥也不容易,雖然有很多不容易,但是你一直在努力。未來的路,跟媽媽一起繼續加油吧!

Tuesday, August 26, 2014

寶貝弟弟的第四個月記錄

雖然時間與精力極其的不允許,我還是要堅持在混亂當中為龍龍留下一篇小小的、很不完全、且可能會很胡亂的記錄。安慰自己聊勝於無,未來這點滴隻字都會成為溫暖的回憶。與其每天睡前都興嘆著「又沒有時間寫下這篇記錄」,還不如一天一點點的下功夫使它成形。

體格發展
身高:62.23 cm/ 24.5 inches (22.59%)
體重:5.97 kg / 13.16 lb (8.68%)
頭圍:16.125 inches

粗大動作
龍龍大多的時候都在阿公的懷抱中,因此不像哥哥姊姊經常練習趴著,也因此似乎翻身的動作出現的比較晚。但是倘若在趴姿下,在他的腳掌底下給個阻力,也是能夠自己翻過來。躺姿下已經可以做小幅度的旋轉。在輔助之下可以成坐姿,也從小搖籃升等到大搖椅裡面了。最喜歡的姿勢是站立,只要輕輕頂著腳底板,就站得直挺挺的。圖為龍龍的小兒科醫師在測試他站立的情況。
三個半月的龍龍趕著山上游泳池要關門之前跟哥哥姊姊一起去游泳。跟哥哥姊姊下水就會自己兩腳蹬水不同,龍龍一直有點緊張的縮著腳。雖然有點緊張,卻情緒很穩定,不哭也不鬧,不像姊姊小時候在泳池裡面緊張的把媽媽的肩膀吸出一塊大瘀青。



精細動作
開始非常喜歡抓握東西,媽媽要是靠近龍龍,立刻就會把媽媽的眼鏡抓下來,也很喜歡抓住媽媽的衣襟或是頭髮。阿公說喝奶的時候經常喜歡抓住阿公的衣襟。有時候龍龍比較激動的時候,伸出一支手指頭讓他握住他就會安穩下來。雖然不是很純熟,但是已經可以抱住或握住喜歡的咬牙器。

口腔期
兩個多月開始喜歡啃東西,但是沒有任何東西比得上他自己的「雞腿」,手指頭一根根的啃過去,一隻也不放過。「雞腿」之外,哥哥姐姐曾經最愛的蘇菲與蜻蜓再度蟬聯成為最佳的啃食對象(上圖)。以前喜歡被纏裹得緊緊才有安全感的弟弟,現在被纏著就會因為啃不到自己的手而生氣起來。

照片攝於2014/7/5兩個月又十天。
飲食與睡眠
龍龍是三班制全方位呵護長大:阿公白班、爸爸小夜、媽媽大夜輪班照顧。喝奶最長可以頂到五小時,最多喝170c.c.。日間阿公總是心疼龍龍會餓,大約三個多小時就喝一次奶,每次120~150c.c。阿公的耐心了得,一罐奶總是可以分好幾頓慢慢得灌下去。媽媽參考了小時候給哥哥的紀錄大驚,發現哥哥在龍龍這般年紀的時候動輒就是喝240c.c.,因此努力的給他增加睡前的奶量,直至接近四個半月奶量才開始慢慢的增加至200c.c.左右。弟弟通常都必須要哄睡才能夠餵得進去,這一點跟路路如出一轍。

白天媽媽不敢親餵龍龍,一旦親餵以後,雖然沒有吃飽、吃夠,說什麼也不願意再用奶瓶喝。深怕弟弟會跟路路一樣早早的就出現厭奶瓶、導致奶量喝得不夠的問題,白天我盡可能不直接親餵。

滿四個月的前幾天開始,龍龍泡奶的水都是阿公特製的米湯。每天早上阿公用高蛋白的Quioa與高纖的麥片熬粥,把粥上面的粥油撈起來以後用布仔細過濾,弟弟除了喝母奶以外,都用這種粥油泡奶粉來喝。

夜間媽媽則是親餵居多,由於媽媽白天帶著哥哥姊姊與家務,半夜經常很累了,沒有辦法堅守三小時餵一次的原則,一般邊餵邊睡,一夜可以醒來四到五次。雖然這樣完全不符合媽媽的訓練原則,但是為了有足夠的睡眠,也盡量不要吵醒同房間的爸爸,就顧不了這麼多了。

超過四個月,醫師建議可以開始加Rice Cereal,每天晚餐給他加一頓(半湯匙奶粉、一湯匙半米精、30c.c.的水)。龍龍算是三個孩子裡面輔食吃得最好的,基本上不像姊姊有這麼厲害的挺舌反應,也不像哥哥總是吃得滿身滿臉。
或許是因為加入輔食的緣故,四個月過幾天,弟弟奇蹟似的連續睡超過五個小時。這對媽媽來說簡直是天大的恩典,在此之前,龍龍即便是夜裡最長也只能夠睡兩個小時左右就一定會醒一次。

表達
喝完奶與換完尿布就會賞給爸爸媽媽或阿公一個燦爛的笑容。夜裡想要換尿布時會哼哼哀哀的使勁踢媽媽,一旦媽媽起身給換了尿布,尿布打開以後就會舒爽的像小青蛙一樣腳軟軟的攤開。要是是想要打嗝會發出比較尖銳的哭聲。

認知
龍龍明顯的認得主要照顧者阿公跟媽媽,通常只要阿公跟媽媽貼近他,他都會咧嘴一笑。龍龍對媽媽的聲音特別有反應,經常阿公抱著,媽媽一邊在廚房做事情,遠遠的朝著弟弟喊一聲「阿弟耶!」弟弟就會衝著我的方向咧嘴一笑,套一句阿嬤說的話,弟弟連眼睛都會笑,龍龍的笑容真是非常的療癒。

出生一百天
在出生第一百天2014/8/3媽媽親手操刀剪短了濃密的頭髮,剪頭髮很乖,起先還睡得很安詳,中間醒了也不哭,到最後才稍微皺皺眉頭讓媽媽完成了工作。
媽媽很隨性的給弟弟剪了一個「中間留了一撮」的髮型,廣受稱讚。

龍龍的喜歡
喜歡和人說話,只要有人逗弄他就開心的笑嘻嘻。自己躺在搖椅裡面會哼哼叫的喊人,一旦看到有人出現在眼前立刻就會停住聲,很專注的看著來陪伴的人,有時還會笑咪咪的。龍龍是一個經常帶著笑容的baby,只要跟他打招呼總是露出是很斯文的笑容。
最喜歡哥哥,只要哥哥逗他笑,通常都會笑得咯咯響。哥哥對於自己逗弄弟弟的魔力特別的得意,總是說著「妹妹小時候也是最喜歡我逗他笑,弟弟現在也是。」(確實是如此)這是被哥哥姊姊逗笑的龍龍。



假裝給龍龍搔癢或是將他放在腿上作仰臥起坐也是龍龍喜歡的遊戲。龍龍也很容易受到身旁人的笑聲感染,就跟著咯咯咯的笑起來。



幸福的老三
做媽媽的總有擔心不完的事情,我總擔心因為哥哥姊姊的緣故,弟弟得到的注意力比較少。然而身為家裡的老三,龍龍真是深受哥哥姊姊的疼愛,總是讓我很欣慰。他有這麼疼愛他的哥哥姊姊,真是家裡最幸福的孩子。一向不是特別有耐性、或是特別喜愛小孩的哥哥也非常的保護照顧弟弟,經常逗他玩,還好幾次把弟弟整個抱起來從沙發移到秋千,差點沒把媽媽嚇出心臟病來,路路對弟弟的疼愛更是不在話下,經常抱著弟弟給弟弟唱自編的搖籃曲。

Friday, August 15, 2014

End of Summer Swimming

今年暑假,因為有阿公阿媽來襄助,媽媽得以天天帶勒勒與路路進行我們的泳池大冒險。趕在游泳池8/15休館整修前,來個夏日泳池成果驗收,讓爸爸看看這個暑假兩個本來在水中都抓人抓得死緊,還會哇哇大叫的小朋友的進步。兩個孩子(尤其是路路)在泳池關門以後,經常追問著泳池什麼時候可以再開放。看到怕水的孩子變成喜歡游泳,覺得很欣慰。

看著孩子在各樣事情上學習的進步真是很讓歡欣鼓舞的事情,媽媽也就深深覺得整個暑假的戰鬥很值得的。雖然夜裡照顧弟弟、下午要在短暫的午覺後跳起來趕這兩隻小鴨子換泳衣上車,常常覺得很艱難,有時真的覺得像在打仗似的。每天都要問一次自己真的需要這樣嗎?
但孩子每天下到水中開心的樣子以及進步,讓媽媽每天都有精力與勇氣繼續上陣。每天都在泳池觀察私人教練式怎麼訓練孩子的,如法炮製的教導勒路,媽媽也頗有學習。

本來為了紀念夏天結束做了這個影片,現在不但夏天結束,秋天過去,冬天都要來了。遲了也要堅持記下來。

紀念這個泳池裡的夏天。

Thursday, July 24, 2014

泳池裡的探險:有進步了喔!

從七月初媽媽決定不再只是「帶」勒勒去上游泳課(在岸上觀望),而是真的陪勒勒和路路去游泳,每一堂游泳課前一個多小時就下水,依照老師上課教的那些內容帶勒勒、路路玩。因為一個人帶兩個孩子,所以剛開始兩個孩子都穿著救生衣,現在勒勒已經可以不用穿救生衣,只需要拿一根noodle就可以在泳池內打水前進。

帶孩子玩水的時候經常會遇到游泳館王牌私人教練在帶孩子學習,媽媽我總是在旁邊偷偷觀察教練是怎麼教孩子的,媽媽的教導技巧當然遠遠不如半小時收費高達850元台幣的教練了,但是觀察教練教孩子的方式給了我很大的啟發,也就如法炮製的教導勒勒跟路路練習。

教練開始上課前一定是先讓孩子練習水中吐氣與潛水的活動。水中吐氣對勒勒路路來說很容易,但是要把整個臉浸到水面中就讓他們有點怯步了。教練會用一種像套圈圈的東西放在水中讓孩子潛水下去撿,勒勒看別的孩子在玩,躍躍欲試。那種套圈圈很特別,在水中會站立起來,所以特別好撿。我們沒有套圈圈,所以媽媽隨便給勒勒找了能沈到水裡的玩具代替。沒想到一向怕水怕得不得了的勒勒,為了要下水撿東西,頓時忘了下水的恐懼感,很快就進步能夠潛到水中撿東西。路路雖然沒有辦法潛下水撿東西,但是為了看看水下的情況,也漸漸學會把整個臉潛到水中。

接著教練就會雙手引著孩子讓孩子練習自己打水前進,我因為同時要帶兩個孩子,手勁也比較差,所以就讓勒勒扶著noodle來打水(路路則是穿著救生衣)。勒勒習慣了以後,竟然偶爾可以把臉埋進水面打水前進。

學會了潛水之後,加上本來雙腳打水的動作,2014/7/24勒勒第一次挑戰完全沒有浮具打水前進。雖然只是在較淺的玩水平台上面,但是也算是勒勒第一次真正的游泳了。路路受到哥哥的激勵,竟然也模仿起來,穿著救生衣埋頭打水。


看到兩個孩子顯著的進步,真是很高興!就像當初陪著勒勒騎腳踏車一樣,放開手看到他自己騎著單車前行時,又興奮又感動!

過去只要下到泳池裡,勒勒兩臂雙腳就如同箝子般的夾著媽媽,每次帶勒勒路路去游泳回來,我兩肩都酸痛不已。想起三個多星期前,即便身上穿著救生衣、扶著Noodle,但只要與媽媽相距超過一個手臂距離就會放聲尖叫如同要溺水一般,勒勒如今的進步真是讓媽媽高興的叫好。陪著孩子一起學習新事物雖然有許多辛苦的地方,但是看見孩子學會了真是無可替代的歡喜與雀躍。

題外話:以前我總擔心勒勒這麼怕水,但是最近卻開始覺得怕水有怕水的好處。最近在泳池內已經看到兩個孩子不小心沈到水中,多虧救生員/孩子的爸爸即時跳記水中把孩子打撈起來,嗆水咳嗽的孩子讓我看得怵目驚心,要是在慢30秒或許就回天乏術了。對面鄰居Amy說他的孩子一點都不怕水,經常一到泳池就縱身一跳,當時孩子還小根本不會游泳,因此他每次都只能立刻馬上跳下水去捉住孩子。因此他說,我們希望孩子不怕水,但更要教會孩子敬畏水。所以我越來越覺得勒勒這樣謹慎的個性,或許學游泳吃力一點,但是還是比較安全一些。

2014/7/25 電子產品控的爸爸總是在這一方面表達他的喜悅。我記得勒勒快要出生時,爸爸很興奮的買了一個小型的錄影機;路路快要出生前,爸爸買了單眼相機;媽媽忙著製作點讀筆書籍時,爸爸就默默的擴充了點讀筆的記憶卡。特別替老公澄清一下:爸爸雖然很愛買,但是都是看到很好的Deal才會下手,保證買到賺到的省錢商品。這一次老公看孩子學游泳很賣力,買了一支可以在水底下錄影的促銷手機。我對於這種「把手機泡到水裡的事情」感到很害怕,覺得一泡就會把手機泡壞了,所以帶孩子去游泳的時候還是堅持上岸用傳統的相機。直到爸爸可以陪我們去游泳的週末總算啟用了好厲害的水底攝影機。水底攝影很有趣,這支影片也成了勒勒路路最喜歡觀賞的影片之一。

Thursday, July 17, 2014

開始學游泳

去年夏天,對面德國媽媽建議我應該要帶勒勒去學游泳。勒勒一向非常的怕水,每一次雖然要去游泳都非常高興,在泳池裡面待上一兩個小時也意猶未竟,但是勒勒所謂的游泳是從泳池上來以後一根頭髮都不會弄溼的游法,也就是說,他基本上是全副武裝(用各種各樣的浮具)在游泳池裡面「泡澡」,就是鼓勵他把嘴放在水裡面吹幾個泡他都是絕對不肯的。去年此時,勒勒都還處在每次要洗頭就非常痛苦的階段。因為這樣,我非常擔心給他報了名以後發生牛脾氣大發作、死活都不肯下水的問題,特地帶他去游泳池參觀其他小朋友上課的情形。他參觀了以後下了一個結論:「要游泳,但是不要上課。」因此去年學游泳的計畫就這樣無疾而終了。

今年勒勒在新聞上面看到韓國船難的消息,他若有所思的說:「媽媽,看來會游泳還是很重要的。」暑假自己就很有決心的說想要去上游泳課了,因此媽媽出月子以後就趕緊出門給勒勒報了六月的課程,暑假的游泳課大熱門,我們擠進了Level 2的最後一個名額。

勒勒第一堂游泳課就有驚人的突破,讓媽媽驚訝萬分。在教練的鼓勵與同學們產生的奇妙效果下,勒勒竟然把整個頭埋進水裡面吹泡泡,雖然就只有兩三秒這麼短,卻也讓媽媽非常的興奮了。一般人肯定會覺得為這種小小的事情興奮很莫名其妙,殊不知勒勒有多麼怕水,我帶他去「玩水」時,說什麼也沒有辦法說服他把嘴放進水裡吹個泡。
媽媽觀察勒勒上Level 2 Seahorse課程,一邊學習老師指導的方式,整合起來有包括以下幾個項目:
1.水裡吹泡泡。老師會讓小朋友假裝大口吃西瓜,其實就是在吸氣,然後嘴放入水中假裝在吐子,其實就是吐氣。
2.老師扶著仰漂。把孩子頭托在自己的肩上,一邊帶著孩子一邊唱歌,鼓勵孩子雙手張開,雙腿輕輕打水。
3.老師架著腋下打水,更進階一點就是一邊前進一邊吐泡,再進階一點就是把頭埋下水面。
4.從岸上跳下水裡讓老師接住,老師會依照孩子的程度站在遠近不同的地方。
5拍打水面濺起水花,我想應該是要訓練孩子不要怕水濺到臉上。
6.老師架著孩子的一邊手臂,然後帶著孩子另外一隻手臂滑水(稱為挖冰淇淋)。

每堂課三十分鐘,總共有六個同學,課堂結束後老師會發一個結業報告。每個項目都要達到八分才能夠進階到Level 3。
路路每次都跟媽媽一起陪哥哥去上課,看得他心癢難搔,一直跟媽媽吵著說他也想要下水,正好也想要讓勒勒有更多練習的機會,因此利用六月與七月課程中間有一星期的空檔,媽媽每天帶著兩個孩子在游泳池中玩耍。因為有阿公阿媽在家照顧弟弟,哥哥姐姐才享有這樣的福利喔!連續玩水四天,媽媽發現路路在水中比哥哥放鬆,穿上救生衣以後就可以輕鬆的在水中漂浮、也可以很自在的打水,模樣非常可愛。勒勒一向對水、火都非常的謹慎小心,在水裡總是特別的緊張,即便穿著救生衣、拿著漂浮的noodle,只要媽媽一離開身邊超過他手可以觸及的範圍都會驚慌的大叫(名符其實的「大叫」,甚至說用尖叫來形容更貼切,總是會讓救生員以為發生了什麼事情)。經過媽媽連續四天在水中的陪伴,勒勒也明顯比較放鬆。


七月兩個孩子都報名了游泳課。本來Level 2只剩下一個名額,所以我們想讓路路上課,讓勒勒休息一個月,沒想到很幸運的在開課當天勒勒補上了最後一個名額。這樣很好,兩兄妹在水裡面可以互相作伴,勒勒也可以做妹妹最好的翻譯員。

下面這個影片記錄媽媽陪著兩個孩子天天泡在水裡面的點滴以及七月路路第一次的游泳課。

身邊有兩位朋友都幫他們的孩子報了私人教練課程(孩子都與勒勒同齡),價錢大約是這種團體課的四到五倍之間,成效雖然顯著許多,但價位一直讓我望之卻步,同時也覺得似乎沒有必要給孩子這麼大的壓力。有時我看到別的孩子進步特別顯著,心理會替勒勒著急,怕自己沒有給他足夠的學習機會。但是也檢討自己這種求好心切的要強性格真得是要不得,要好好學習尊重孩子學習的速度,更要學習讓孩子「享受」游泳,就像媽媽常對我說的:孩子還小,要讓他們有「快樂的時光」。

想想我自己是國中才學會游泳的,CC更是大學才學會的,好姐妹Yuhong曾以過來人的身分告訴過我:「以前總是想著要給孩子學這個學那個,他們學不會心理還替他們著急,但是不知怎麼的後來發現,時候到了,他們自然就會學會了,不論是游泳、騎車、溜冰還是滑雪。」我要學習姊妹作媽媽這麼多年累積的智慧,要學著不要著急。

因為所有帶著孩子游泳的媽媽都建議我除了孩子上課以外的時間要多帶孩子到游泳池玩,所以每次上課前我都提早一個小時帶勒勒路路到游泳池玩。為了要帶兩個孩子提早到泳池,我總是要犧牲下午補眠的時間,游泳課結束又總是要很緊張的趕回家做飯,做好飯大家都上桌了以後又經常要餓著肚子去擠奶。但是看到孩子總是聽到媽媽說要帶他們去游泳就好高興好期待的樣子,心理就特別滿足。當然也有遇到勒勒出門前、在淋浴間為著小事對我大發脾氣、路路上客耍賴大哭非要我下水抱著她的日子,我就會特別懊惱生氣,這種情況我總要花時間跟勒勒講道理,讓他明白媽媽為了要陪他們去游泳池玩要附上的代價,勒勒也經常在訓斥之後跟我道歉。以前我總認為:作媽媽就是要無怨無悔的付出才叫做偉大;現在我卻在學習:作媽媽的千萬不能以自己無怨無悔的付出造就出一個不知感恩的孩子。

這一段游泳的日子有很多值得感恩的事:媽媽、公婆在家裡幫我帶著龍龍讓我們可以無後顧之憂的創造這些美好的回憶;媽媽在我帶勒勒去上游泳的六月天照顧龍龍、幫我們打理晚餐;婆婆每次看我趕回家做飯快來不及,都會就著我事先準備的食材開始幫我做菜。家裡有一個小小的弟弟,幸好有愛孩子阿公阿媽作後援,哥哥姐姐才有到游泳池玩的福利!

游泳進度小筆記
2014/7/15 勒勒看到別的小朋友在上教練課,教練把小圓圈放在水中讓孩子潛水下去撿。勒勒跟媽媽要求他也要小圓圈,我就跟救生員拿了兩個來給勒玩。當時我心裡想:勒勒連把臉放在水裡吹兩下泡泡都緊張得要命,怎麼可能潛水下去撿這種圈圈。沒想到孩子的動機這麼強烈,勒勒竟然可以把自己整個埋到水裡去撿圈圈(起先還潛不下去,還要求我把他壓下去撿)。路路也為了要看圓圈圈,第一次把整個臉都埋進了水裡。

一向在水裡很愉快的路路並不是那麼喜歡上游泳課,開始要求媽媽要待在水裡面陪著,對於老師要求從岸上跳到水裡的活動也很排斥。

2014/7/17我常在水裡跟勒勒玩「來抓我」的遊戲,這個遊戲我們在家裡、公園裡面都常常玩。勒勒竟然為了要跟我玩這個遊戲,浮著一根Noodle就把頭潛進了水裡打水前進,模樣幾乎就像是在水中游泳一般。動機真是決定孩子的學習成效,當我們沒有在玩這個遊戲的時候,勒勒就連打水前進都有困難,不要說讓他把臉放進水裡面了。

Thursday, July 10, 2014

阿嬤的來信與勒勒的回信

林口阿嬤為了要鼓勵勒勒學習認字,特地給勒勒寫了一封信,勒勒收到信好不開心,自己著急拆開信封來讀。路路也著急的問:「那我有嗎?」媽媽告訴路路:「你也要認真學習認字,這樣阿嬤就也可以寫信給你嘍!」
阿嬤建議勒勒可以用畫圖加上寫一些簡單的字給阿嬤作為回信,勒勒畫了下面這一幅圖畫發表了他收到信的心得:「阿嬤,你教我的字我很多都還給你了,所以你寫來的信我很多看不懂。」 
接下來媽媽建議勒勒畫幾幅圖畫表示最近做的事情,這樣阿嬤就可以知道最近他都在忙什麼了。下面這一幅圖畫是2014/7/4爸爸帶阿公阿媽與勒勒路路到Tent Rock National Monument爬山的圖畫。
這條步道雖短,但是最後的一段山路非常陡峭,要連續向上攀,有些地方必須要手腳並用才爬得上去,勒勒圖畫中就是最後那一段路,畫得很多圓圈圈是指的路上有很多石頭的意思。

這幅圖畫畫得是2014/7/5全家人一起參觀全美第七高的Rio Grande Gorge Bridge,勒勒對於橋上的圍欄、橋下的河流與石頭留下印象。
這是實際出遊的照片。
最後這一幅圖畫是勒勒自己覺得最好玩一定要跟阿嬤分享的地方,也就是我們在Taos發現的新景點,叫做Twril。當爸爸帶著阿公阿媽去參觀古老的Toas Pueblo時,媽媽就帶著勒勒跟路路在這裡打發時間。
Twril其實是一家玩具店,店家非常用心的開闢了一個戶外遊樂場地,讓父母可以做在舒服的椅子上面休息,看著孩子在這個兒童樂園般的天地裡安全的玩耍。同時室內也有一個很友善的遊戲空間,放置各類很有品質的操作性的玩具以及美術用品,還有一個可愛精美的廚房。美國人回饋社會的精神令人敬佩,店家設計這麼好的遊樂環境,完全是免費提供給社區民眾享受的。勒勒圖畫中畫的這個是戶外的一個大型爬行玩具,兄妹兩人在這個玩具裡面穿梭無數多次,高興極了。
其實勒路玩的這個爬行玩具換做是我也完全不知道要怎麼在圖畫中表現出來,看到勒勒這樣創作出來覺得好可愛喔!大家可以看下面這支影片就約略可以明白勒勒畫的內容。



稍微離題一下記錄這個勒路回家以後一直念念不忘的地方。Twril的戶外園地除了上面影片中大型的、姑且稱之為障礙遊戲外,還有一個很可愛的淺水池塘,讓孩子可以在裡面踩水、放小船從上游流下來。
 很可愛的木質太妃椅,讓孩子可以用小木梯自己爬上去。
院子中間放了一個大盆子與各種吹bubble棒子讓孩子可以盡情的享受吹bubble的樂趣。 旁邊的側院有一個木質做的溜滑梯、哈哈鏡,牆上設置很多黑板讓孩子可以用粉筆畫畫。

雖然媽媽跟勒勒說只要貼上郵票把信夾在信箱上郵差先生就會來收信了,但是勒勒非常堅持要自己到郵局寄出給阿嬤的信,而且還要求要坐公車去。所以我們7/10下午風塵僕僕的搭公車到郵局,勒勒非常高興的親手把信件交到郵局伯伯的手中。
現在網路這麼發達,其實每天我們做的事情阿嬤很快就可以透過網路看到了,但是這樣寄信的活動雖然顯得沒有效能,卻能創造真實又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