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22, 2015

見證分享:對我們說話的神

2015/2/11見證分享

勝台弟兄給我的分享的主題是「如何聽見神說話」,這樣的標題容易產生一種誤會,好像是說努力作了什麼,所以聽見神的話,但其實我覺得聽見神的話比較大的成份是神的恩典與憐憫。雖然做一個基督徒很久了,但是我以前一直很疑惑什麼叫做「聽到神說話」,聽講道的時候聽到「神對我說….」這種見證也都覺得很稀奇,我很長時間把自己定位在「大概就是沒辦法聽到神說話的那種人」。直到最近這幾年我開始發現其實神經常對我們說話,或許是我之前真的不懂得怎麼聽,或者說,不知道那就是神在說話。

我先舉個幾個聽見神說話的經歷。

有一次聚會默想的經文是羅馬書第十二章,當讀到第九節的「愛人不可虛假」時,神把過去一個星期發生的一件事情的那一幕放在我腦海中,是我在幫助一個人的畫面,是一個別人看到可能都會覺得我很有愛心的樣子的畫面,但是我自己知道當時我的心並不是像我表現出來的那樣子,因為我心裡其實覺得我幫助的這個人很不可愛。我就對神說:「可是他真的很不可愛,我覺得我表現出關心已經很不容易了,為什麼我一定要心裡愛他?」有一個很清晰的意念進來「因為我愛他」當時我很倔將的跟神說「神,那你愛他就夠了。」後來這個對話繼續時,又有一個很清楚的意念進來「你是要做我的門徒,還是你只是在旁邊看的人?」

另外一次我讀到一節大家都特別熟悉的經文「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太22:37)心中很快的出現一個意念「你愛我嗎?」我知道是神在問我,但是我當時真的不敢回答。我深知道神很愛我,但是我愛神嗎?我想起很多美劇裡經常描述交往的戀人,當其中一位很熱烈激動的說出「我愛你」、對方卻沒有辦法同樣回應說「我愛你」的那種尷尬窘境。神接著又問我說「你愛我超過先生跟孩子嗎?」我很不好意思的承認「沒有。」良久,我向神承認「神,我真是不夠愛祢,求祢幫助我。」在我心中閃過這個意念之後,我腦海中就浮現了耶穌受釘的畫面。有一個清楚的意念進來「昨天,健記為了讓你休息,帶孩子出門,妳心裡就很感動一直想著可以為他做什麼,讓他也很高興的。孩子,我為妳捨命了阿!」

我知道是神在對我說話,神的話一針見血,指給我看我自己屬靈的光景。我發現神說對我說的話不一定是好聽的話,更不是像我大部分期待的那樣,給我指明一個事情的解決方法而已。比較多的時候是提醒的話,這種提醒的話雖然有一點良藥苦口的感覺,但是聽到的時候心裡是可以接受的,不像是有時候被人指出了錯處,就有一種想要辯駁或是惱羞成怒的感覺。

我總結起來有兩種情況我比較容易經歷到神的話語。

第一種是在比較極端的情況下,通常是我特別軟弱的時候:我發現很多次神給我清楚意念的時候都是我在極其的絕望時呼求主(有時是在病痛中,有時是在心理特別孤單的時候)、或是對一些事情很生氣,甚至也有一次是對神很生氣的時候,總之是在特別特別軟弱的時候。然後會有一種意念進到裡面,小聲平靜安定的那種,跟我自己的情緒有強烈對比的,我漸漸辨別出來那就是神在對我說話。我想很多時候神跟我說話是因為祂知道「我真的很需要」,所以我才說是「恩典」,我也相信若不是聖靈的開啟與引導,我是沒有辦法分辨出來。我發現要跟神對話必須要很真實的面對神,帶著情緒的也沒有關係,有一點像是發脾氣的小孩在父母面前的樣子。

第二種神對我說話是我花時間在神面前安靜下來時,並且有一種想要親近神的渴望時:其實我現在可以真正安靜下來的時間相當少,我必須很誠實又很羞愧的說:當我真正逮到完整安靜的時間時,我有點捨不得拿來讀經禱告,我總是有很多平常很想做但是沒有時間做的事情。所以我所說的安靜時間除了週五晚上聚會默想的時候,很多都是半夜餵奶、哄小孩睡覺、洗碗、洗澡這種瑣碎的安靜時間。但是關鍵是在這些時間裡面我的思緒如果可以專注在神面前,藉由一些禱告,我發現神大部分都是透過經文或是詩歌來開始對話。也就是說在正常情況下,神的話不是憑空就冒出來的,是在默想經文的時候神給的。所以我想如果想要與神有交通,讀經、禱告與敬拜這些應該是很好的開始。

我回想在開始具體可以跟神對話之前,有好長一段時間我是在學習聽到神說No。就是在每天很多生活的小事情上面,我要做的時候,心理就有一個聲音說「現在先不要做這件事情」或者是說「停下來,這不是最重要的事」這樣子。我覺得這個很有意思,因為我們在教小小孩的時候,他們最早學會聽我們說的指令也是No。我感覺神好像也是這樣子開始教我的。

然後開始我發現神開始提醒我做一些事情,我把這種歸類成Yes類的,我感覺這種比No難辨別一些,最常發生的就是神不斷的把一個人帶到我的意念裡面,或是不斷的把一個人的需要放在我裡面,我說比較難辨別的意思是「我不是很容易辨別神把這個人放在我的意念裡面是要我為他做什麼」。這一點我還在練習,因為有時候忍不住就會照自己的方法去做了。


大約在三年前左右,我第一次有聽到神對我說話的經歷,然後直到去年的下半年,我開始有了跟神「對話」起來的經歷。這種經歷真的是很令人興奮,即便有時候覺得得到的話是責備,但還是心理還是會很激動,真實的經歷「神的真實」。

我不知道在座有沒有弟兄姊妹是像我過去一樣,就是覺得自己肯定是那種不會聽見神說話的那種人,但是我想用我自己的經歷鼓勵大家,神在雅各書48上所應許的「我們親近神、神就必親近我們」,我們都繼續抓著這個應許來到神面前,神的話安定在天永不改變的,祂的應許也一定兌現的,所以我們都一起懇求聖靈幫助我們,讓我們能與神有更親密的關係。

Wednesday, February 18, 2015

Thank you note from Sean and Lyla

我摔傷了腳踝的隔天,教會弟兄很體貼的說要幫忙照顧勒勒、路路。接近中午接了勒勒、路路出去玩,勒路午睡起來後,又領著勒勒出去玩。

勒勒玩得很開心,回來我提議我們給李暉伯伯做一張謝卡。這是費時一個半小時,媽媽、妹妹陪著勒勒一起完成的卷軸謝卡。
很長的一張連環圖謝卡,所以媽媽拍了分解圖。

第一格畫的是李暉伯伯帶勒勒、路路到大公園Urban Park,三個人沿著公園的圓形單車步道散步,看到天空有好多飛機飛過的痕跡,因此李暉伯伯就提議去飛機場看飛機。因此第二格是三個人來到了飛機場,正好看到一架飛機起飛。飛機場有一個鯉魚旗,風吹起來就會飄起來。
 中午李暉伯伯帶勒勒、路路到買當勞吃中餐。桌上擺的是薯條與炸雞。妹妹跟李暉伯伯坐在一起,勒勒坐在對面。藍色的屋頂與麥當勞招牌的紅色背景是路路塗的。
回家睡了午覺以後,李暉伯伯又來接勒勒去南瓜公園(Eastern Area Park)玩,勒勒說這邊玩了很多東西、還騎了車,但就畫一個南瓜車代表一下。南瓜車前後還畫上了可以坐人的椅子。(勒勒試圖在右邊畫南瓜車架沒成功,所以請媽媽幫忙修飾了,左邊的南瓜車架是媽媽幫忙畫的,並用藍色的蠟筆照著勒勒原本的線條把南瓜車加了邊線)
因為覺得早上看飛機很有趣,所以李暉伯伯又帶勒勒和鄰家兩位小妹妹重遊飛機場。這一次沒有看到飛機起飛了,只有看到三架飛機停在機場。因為已經很晚了,所以伯伯說太冷不要下車了,所以勒勒跟鄰家的兩個妹妹坐在圖中右下角的車子裡面。(勒勒比媽媽會畫直升機)
回家以前,李暉伯伯還帶勒去了Pizza 店,媽媽問勒勒是伯伯去買晚餐嗎?勒說不是,只是因為店裡面有一些玩具,所以伯伯帶他們去玩。勒勒和Cindy妹妹坐在一個螢幕前面,前面有方向盤,可以開賽車,螢幕上面有車子在跑。(媽媽沒去過這家店,是勒勒給媽媽解釋的)
捲軸的最後,本來媽媽建議勒勒用他比較熟練的字母寫上Uncle Hui,但勒勒表示應該要直接寫「李暉伯伯」,所以媽媽一筆一畫的在另外一張紙上寫給勒勒看,勒勒就一樣畫葫蘆的把「李暉伯伯」四個字寫上畫紙。先用鉛筆寫好了,嫌顏色不夠鮮豔,在用蠟筆照著描了一遍。媽媽畫了一顆愛心讓路路塗色,路路又自己在上下畫了兩條線條說要把愛心圍起來。勒勒為自己跟妹妹簽上了名字。
很長的一個卷軸謝卡。媽媽找了一個紙桶卷,照勒勒的意思整個上了紅色,兩兄妹在紙桶卷上用貼紙裝飾完成,套在卷軸外面。很可惜,媽媽忘記把最後的成品照相了。

勒勒到教會見到伯伯就忙不迭的捧著卷軸去送伯伯去了,還很高興的跟伯伯解釋完成的一些細節。陪伴勒勒完成這個卷軸謝卡媽媽也特別高興,很驚訝孩子已經可以畫圖畫得這麼精巧細緻,為著孩子眼裡的世界感到非常的驚奇。媽媽更高興可以藉著這個活動教導勒勒路路怎麼充滿感激、又怎麼表答心中的感激。

讓孩子拿著筆不斷的重複練習寫單字,還不如讓他寫他願意寫的內容,他殷切的問著每一個字應該怎麼拼、筆劃應該什麼順序,然後認真無比的、工工整整的寫下每一個筆劃。我為著他因為充滿動機而寫下的每一筆畫而驚嘆、雀躍。

As always, Mommy is very  proud of you, my dear.

Saturday, February 14, 2015

今年的情人節

寫完了孩子們的情人節,換寫寫我自己的情人節了。

這些年來,情人節越來越流行了。情人節那天,大家都在網路上面Post各種各樣的慶祝情人節的照片。那天我看著大家熱情洋溢的照片,也想post一張情人節代表照片跟大家分享一下,但想想也太煞風景,因此作罷。為什麼煞風景呢?照片在此。
情人節的前一天(星期五),老公特地帶著三個孩子出門去買菜了,出門前很體貼的說:「今天你放假,看你想要做什麼都可以喔!」哇!情人節的長假這樣拉開序幕,真是太令人感動了。那天我自己獨自在家,心裡一直想著:「我可以為老公做什麼讓他也很高興呢?」然後心理就一直盤算著隔天應該怎麼怎麼安排才好。

聖經上就說,人不要籌算著明天怎樣怎樣,因為今夜會發生什麼事都不知道。

星期五晚上聚會結束驅車返家,車入車庫前我看見門口有個包裹,因此沒直接進屋,上了正門的那幾個石階取了包裹,一邊回過身來下階,一邊開心的正準備大喊:「老公!弟弟的磨牙餅乾來了耶!真棒!」時,還沒來得及喊出聲呢!說時遲那時快,踩空了一個階梯,究竟怎麼跌下來都沒搞清楚,只知道自己已經跌坐在車道上了。當時左腳疼得完全站不起來,我只能選擇一直坐在車道上(健記在張羅孩子們進門)。體貼的路路看到我一直坐在車道上,很乖巧的蹲在我的旁邊「媽媽,你受傷了嗎?媽媽,你哪裡痛?」小臉誠摯而著急的看著我。

我囑咐路路分批把我手上的包裹、我身上的包包、還有我脫下來的鞋子拿進家門。直到稍微緩過來一點點,勉強一路扶著牆跳進了家裡。

勉強把自己「摔」在沙發上以後,眼見著腳踝就在我眼前一分一秒的腫起來了,請老公先把運動繃帶、剪刀、冰敷先拿給我。感謝主,前些時候一位福音朋友跌傷了腳踝,我特別買了一組膠帶要幫他治療,因此家裡還剩了膠帶,神確是「耶和華以勒」的神。更感謝神,當家庭主婦多年荒廢的物理治療專業知識瞬時派上了用場,一邊快速的評估骨頭韌帶受傷的情況(跌下時外翻又內翻的,所以內外側韌帶全部中獎),一邊回憶著大二那年操作治療學要求五分鐘之內必須包完的運動貼紮到底是什麼順序來著,好不容易把自己的腳五花大綁給纏上了。即便纏上了膠帶,左腳依然呈現完全不能承重的狀態,只能一路跳著。

感謝神,星期六早上在幾通電話的聯絡下,弟兄姊妹家中的拐杖、Ankle Brace、彈性繃帶全都快速進駐我們家中。 有了這些利器,我開始可以順利的在家裡移動。弟兄姊妹的愛心圍繞著我們:接近中午Brother Hui領著勒路出去玩,傍晚Min又給我們送來兩個菜讓我們不用操心伙食。自己手骨折未痊癒的敏華姊聽到我跌傷了就說:「涵如,我找到Brace給你送過來。」五分鐘後打了電話回來:「涵如我找到Brace了,但對不起我不能給你送去,我忘了我不能開車。」我聽了真是既感動又不捨得。

腳傷了最大的困擾就是沒有辦法走路又抱弟弟,要照顧弟弟就得在地上跟他一起爬。龍龍倒覺得很有趣,我卻發現原來在地上爬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發現站著看得挺乾淨的地原來其實不怎麼乾淨,平常真是委屈了在地上爬的龍龍了。

幸好跌了以後就是個長假,多虧能幹的CC能夠放假在家張羅孩子家務,老公辛苦了,情人節沒過成(本來我還想著要帶孩子們出門讓老公在家休息的),還多了很多事情要做。

雖然情人節成了老公得帶孩子出門轉、自己在家待著養著,只有在電腦前看大家都怎麼過情人節的照片一張張的傳上來,自己身邊卻只有一雙拐杖相伴,實在有點鬱悶。但是最好的情人節大禮就是再一次發現我真是嫁了一個可靠能幹、不離不棄的好丈夫。有老公如此,不過情人節也不遺憾。

晚了一天,還是拄著拐杖去餐廳裡吃點好吃的,老公讓我跟店裡擺設的玫瑰花照了一張,笑嘻嘻的說:「情人節快樂,花送給你了。」
星期五晚上聚會時,我坐在最後一排,前頭坐著近日摔跤手骨折的Minhua,台上領敬拜的Ruian在講述大半年因為椎間盤突出的問題所帶來的不便,我想著近些日子來,教會裡各種各樣的肢體需要:好姐妹Ning剖腹產因麻藥副作用而受苦、明明應該足月的小Baby Serenity卻出現各種各樣早產兒的症狀;Xaingyang弟兄進行了腫瘤切除手術;再不到兩星期要生產的Jessie姊妹重感冒;有兩家不到一歲的小Baby在感冒;兩位有孕在身的姊妹,一位嚴重害喜先生又長時間出差沒有辦法來聚會,一位胎盤位置不正確;另有一位姊妹的父親骨折;一位姊妹的父親高原反應......我一邊想著我們這群肢體軟弱的基督徒,一邊看著生龍活虎、年輕活力的福音朋友整排的坐在教會裡面,心裡想著:我們基督徒拿什麼向世人見證神的恩典?真的不是一帆風順而已,不是世人眼中所認為的美好而已,因為我們一樣的平凡、一樣的軟弱。我們唯一能誇口的是自己的軟弱,是在軟弱中讓我們有依靠的神。要怎麼在軟弱中活出平安喜樂,怎麼在困難中滿有盼望,這才是基督徒的功課,這也才是深刻的見證。才這樣想著呢!聚會回家就摔了一大跤,我想,神給我操練的機會,操練信心,也磨練一下自己的生疏的專業知識與技巧。

在任何不順利當中看見自己的幸福,看見神的供應,竭力保守自己的心思意念。

Winter Reading Fun

以前聽姊姊說有一些孩子的父母簡直就是繪本控,後來自己做了媽媽,好像不知不覺的就出現了所謂的「繪本控」的症狀。

那天收到一封親子雜誌的E-mail,標題叫做「孩子不可以錯過的50本好書」,瀏覽了一下發現我們讀過一半以上的書,那怎麼可以錯過沒讀過的呢!這些書很多都是英文繪本翻譯成中文的,所以我就在我們圖書館一本一本的展開地毯式搜索,大部分都讓我找到了。另外還加上了幾本勒勒的老師推薦的書。
因為這樣認識了不少好的童書作者。這些繪本裡面我最喜歡的是Virginia Lee Burton的這兩本書(左側):The little house和Mike Mulligan and His Steam Shovel。兩本繪本內容雖然截然不同,但是都是透過「物」的角度講述時代變遷,繪本溫柔的呈現時代變遷帶來的感傷又自然流露出一種溫暖的氛圍。

最右邊那一排是Walter Wick的I Spy系列,是頗有難度的在圖片中找東西的繪本,勒勒路路因為從鄰居那邊得到一本這樣的書,好喜歡,所以我們上圖書館把這一系列的書都借回來了。

有好幾本繪本都是透過故事的方式把許多深刻的道理分享出來:The honest-to-goodness truth主要是在講述怎麼誠實又不傷害別人,Stone Soup則是在講分享所帶來的快樂,Elmer則是用很詼諧的方式呈現與眾不同其實是很寶貴的。

Mix it up則是「小黃點」作者的接續作品,我自己超級喜歡的,作者很有創意的好似把顏料打翻在書本上面一般,讓孩子手一點都不會弄髒就可以玩顏色。

到圖書館借書時正好發現今年圖書館舉辦的Winter Reading Program開跑了!圖書館發給小朋友一張Bingo Card,每一格要求不同的書目,例如作者Last Name是H開頭、得過某某獎項的書、或是一本關於狗的書、兒童傳記、兒童詩選等等。這麼好玩的事情當然要趕緊來參加一下,因此因應Bingo Card的要求又搬了一堆書回家(有這個圖書館真的好幸福阿)。
因為Library這個活動的緣故,認識了Mo Willems這個作家的系列書。 他最有名的系列是Pigeon系列,這隻調皮耍賴的鴿子講的話很多都和孩子平常講的話一樣,讀起來特別有意思。除了這一套本來就很有名都Pigeon系列外,另外認識了The Elephant and Piggie Book這一系列。這一套書勒勒路路超級愛,字體特別大,勒勒聽我講得高興,不會自己讀書的他竟然自己就拼著音讀起來了。
在我提供Phonics的幫助下,勒勒自己也很興奮可以拼出字來,聽到孩子拼出字來了,我超級興奮的。我想起一年前我一下子擔心孩子中文跟不上、一下子擔心孩子英文跟不上時,一位姊妹安慰我說,你要不斷不斷的給他們讀書,到了一個地步,他就會閱讀了。果然真的是這樣!相較起來,英文閱讀的起步真的是比中文閱讀的起步容易許多。
因為有這個Reading Program作為激勵,我們借了很多不同種類的書回家,很多是平常不懂得涉獵的。(真是再一次為有這個圖書館感恩)
這一套英國作家的Charlie and Lola繪本也是意外獲得的驚喜之一。Charlie是個懂事的大哥哥,有個超級淘氣機伶的小妹妹Lola。雖然我們家哥哥還沒有達到這種超級懂事可以領著妹妹的水準,但是Charlie正好可以做他的好模範,讓勒勒越來越有哥哥模樣。而路路雖然遠遠不如Lola這麼刁鑽頑皮,但是正好他的名字跟路路的名字Lyla很相似,每次路路淘氣的時候我們都說「ㄟㄟㄟ!Lyla怎麼變成Lola了?」路路就會說「我是Lyla,我乖乖的,不是Lola」 。
 這是Sean and Lyla拿著Charlie and Lola。 :)
這就是圖書館設計給5-8歲小朋友的Bingo表格,完成第一條直線就可以得到一張游泳館的票,整張都完成又可以得到一張。所以勒勒、路路完成這兩張表格總格贏得4張游泳票。其實三歲的路路沒有到達參加這個活動的年齡要求,但是她很想要跟哥哥一樣,所以圖書館老師很好意的也給了路路一份。2015/2/6那天我們完成了整張表格,兩個孩子很高興的捧著表格去交給櫃檯老師。
每完成一個有雪花圖案的Bingo格,老師就會發給一隻小鳥,小朋友可以寫上自己的名字然後把它張貼在圖書館的大樹壁報上面。勒勒已經可以輕而一舉的簽名了,路路雖然寫得歪歪扭扭的,但是也堅持要自己簽上Lyla(幸好爸爸媽媽給取了一個挺容易寫的名字)。

圖書館這個活動不是只有給5-8歲的孩子的,每個不同年齡層都有不同的表格,這個才是0-4歲的表格,所以路路跟龍龍都各領了一張,也個領到一張游泳票。
完成了表格,我笑著問勒勒路路說:「我們都完成了耶!是勒勒認真還是媽媽認真阿?」勒勒咧嘴一笑說:「是媽媽認真。」

有這麼好的圖書館,都不用花錢買書(但是花很多錢買中文書,是媽媽最大的開銷項目),就有讀也讀不完的繪本,真的是很幸福阿!

Thursday, February 12, 2015

The kids' Valentine's Day

美國的幼兒園很重視過節,其中一個每年都不會被錯過的節日就是「情人節」。每年情人節學校會要求家長給孩子的每一個同學準備情人節卡片來交換,勒勒過去的那一個學校是這樣,現在這個學校也是這樣。

歷史照片回顧:這是2013年2月,勒勒三歲四個月時在Canyonccito老師要求要給同學準備情人節卡片時媽媽失心瘋的情人節卡大作。我剪下了所有的愛心形狀的花瓣、莖、葉子,然後一片一片的黏到手剪的紙卡上。每一張卡片上面還幫勒勒「點」上了Sean好讓剛在學寫字的勒勒可以描。描到後來勒勒顯然的失去了耐性,所以有幾張是媽媽寫的。
學校的情人節Party:老師為每一個小朋友準備一個紙袋子,可以把準備好的卡片放到同學跟老師的紙袋中。(哇!勒勒那時候好小一個阿!)
三歲的勒勒(真好玩,那時只有這麼一點點大)領回他自己的信封袋,裡面是老師和其他小朋友給的小卡片,同學們大部分都是買現成的小卡片、像是Tattoo或小貼紙這樣的小禮物與各種情人節糖。這個小信封袋是提前讓小朋友自己裝飾的。
回到現在:轉眼間過了兩年了,學校Ark給我們發了孩子同學的姓名清單,讓孩子們給同學準備卡片。媽媽今年總算稍微不那麼瘋狂,學會買現成的小卡片了。勒勒長大了,兩年前描得辛苦不已的名字現在自己寫起來已經得心應手,還可以照著清單把同學的名字一個一個寫上,雖然寫得歪歪扭扭的,但是媽媽已經覺得他能寫這樣挺不容易了。路路寫字還挺吃力的,所以就用自己的姓名印章蓋在卡片上面代替簽名。

我們給每一個小朋友都做了一個愛心彩色蠟筆當做情人節小禮物,勒勒路路跟媽媽合作,費了好大勁把蠟筆剝皮、切碎、入磨、成形(250F,15分鐘),也順便把家裡碎碎的蠟筆都成功的利用了,做出了18個好漂亮的彩色愛心蠟筆。
這是路路從學校帶回來的「情人節信箱」,本來擔心我們的小卡片太陽春了,結果其他小朋友的更陽春。得到了不少的Hershey巧克力。 老師給路路的卡片上寫著"You light up my heart!"
勒勒班的老師把鞋盒上漆以後讓他們自己裝飾成信箱,信箱上面的名字其實是一條綁上麻繩的項鍊,老師真是好用心。小朋友一邊享用著情人節Party的各種好吃點心,一邊輪流去把自己準備的卡片一一投入同學們的信箱。
兩個孩子喜孜孜的捧著自己的「情人節信箱」回家,高興的分著糖。美國人很認真過節,所以每一個月份都有不一樣的新鮮事可以期待著。

Tuesday, February 10, 2015

勒勒的Lego成果展

CC實驗室有一位學生,在實驗室裡雖然是資淺初學的學生,在生活中卻是一位經驗老到的爸爸,同樣是三個孩子的父親,經常給我們很多帶孩子玩樂走跳的經驗分享。也正是因為這位同事的介紹,我們才聽說了Pleygo。

Pleygo是一個讓大家租借Lego回家玩的公司,每個月繳月租費後(有三種不同等級,可以租難度不同的樂高),租戶可以在網路清單中選出自己喜歡的Lego,公司就會依照Availability寄出,一旦玩過了就寄回公司,公司一收到前一組就會寄出下一組 。月租費包含所有的運費,遺失少於五克的積木公司都不會追究。

勒勒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玩Duplo,從單純疊高高到慢慢開始創作成有形體的飛機、船、房子等等,雖說是飛機、船、房子,不過比較是自己想像的成份居多,看起來並不是特別像船、飛機、房子。聖誕長假期間,我們拿出麗如阿姨在勒勒兩歲或是三歲生日時送給他(但一直被媽媽藏起來)的一盒小Lego來拼,在爸爸媽媽的協助之下,勒勒第一次完成了一個小Lego作品(可以改裝成三種不同的車)。
發現勒勒已經ready可以玩小樂高了,聖誕長假結束前我們就上網訂購試用Pleygo,在五天之後我們就收到了第一個包裹。第一次見到這麼大一組lego,勒有一點不知從何著手,所以我靈機一動幫勒勒用烤盤把Lego分類一下,幫助他比較容易上手。勒勒很認真的研究著說明書與積木。
第一次拼這麼大一組勒勒還是有一點吃力,經常要喊爸爸媽媽來幫忙找某一種特別形狀的積木,我們邀請鄰居Seth哥哥過來跟勒勒一起拼。
完成了!這是一台載賽車的卡車,卡車門有多處活動機關,蓋好了勒勒超級興奮。Lego果然就是Lego,所有的零件配置精巧,每一個門都可以靈活開關、兩輛車子在木頭地板上跑起來一點不輸給Hot Wheel的速度。
大約十天後,我們收到是用期間的第二組積木(31003),試用期間的寄送速度似乎比較慢。這一次在媽媽協助分類以後,勒勒只需要極少的協助就可以自己照著說明書來拼。
  同樣一組積木還可以拼出這樣的直升機。
 再變身成這種賽車。
試用期玩了兩次勒勒好喜歡,所以我們就進入正式繳月租費的會員身分,這是成為會員以後收到的第一組(31017),也是同一組積木可以變裝成三種不同車款。
五天之後我們就馬上收到下一組(70701)了,這一組看起來其貌不揚,但是兩邊翅膀是可以射出火箭的,這一點讓勒勒興奮不已,是拼好了以後玩得最久的一組,久久捨不得拆了。
本來維持著很好的規律,每個星期一我們將玩過的樂高寄回,星期三就能收到Pleygo寄出新的一組的通知,大約在星期五或星期六我們就能夠收到,正好週末就可以玩,星期天晚上拆了再準備隔日寄回。很可惜這個規律在第三組的時候因為一點小誤會給破壞了。因為隔壁鄰居出門請郵局停送郵件,結果星期六郵差送到我們家時誤以為是我們家停送了郵件,竟然就把樂高又帶回了郵局,因此擔延了一個週末。星期一中午總算順利拿到這組樂高(60019),勒勒一如往常的歡天喜地接過,我們在勒勒睡午覺之前把樂高都分類好了,勒勒自己睡了短短的午覺後就默默爬起來拼Lego,媽媽哄弟弟睡覺、又起來陪路路把中文念完了,勒勒竟然在完全沒有媽媽協助之下已經拼好了這架直升機跟修理直升機的工具車了。
依據這一個月的經驗,大約一個月可以租到三到四組左右。Pleygo的公司在加州,因此寄到我們這邊郵寄上還是花了不少時間,但是一個月的租金連一組Lego都買不到,卻可以讓孩子玩三到四組,我覺得還是挺划算的。雖然成品都不能保留下來,但是我想這樣也省下了家裡收藏的問題,倘若真的遇到好喜歡好喜歡的,以後我們多玩幾組以後可以再去店裡選購特別喜歡的那一組來珍藏。

很多真正Lego的高級玩家覺得這樣不划算(因為一來他們喜歡珍藏、二來他們可以用手邊的lego積木自己任意變化出造型),但是我想對於剛剛開始享受Lego樂趣的勒勒還是一個很棒的選擇。

小路路看著哥哥拼Lego看得興致盎然,她說為什麼我們借回來的都是「男生」的Lego呢?我跟路路說他現在先幫著哥哥分類還有學習找哥哥需要的積木,等到媽媽覺得他也做得很棒的時候,我們也來租一些「女生」的Lego來玩,路路很滿意媽媽的答覆,所以每次哥哥在拼Lego時也都在旁邊很認真的觀察著!

Monday, February 2, 2015

孩子的記憶

一夜睡前,我們在讀馬丁路德金的繪本傳記,最後面是馬丁路德金被槍殺後的喪禮的照片,勒勒就在問喪禮是什麼,他說為什麼他都沒有參加過。

我跟他提起阿祖(我的外婆)的喪禮,問他是不是記得有一年阿祖上天堂的時候,我們回台灣參加阿祖的喪禮,當時勒勒兩歲十個月左右。勒勒說他記得,有一個大大的房間,裡面有很多蠟燭,外面有長長的、繞圈圈的走廊,他記得他在走廊上跑來跑去的。

很早前我就發現勒勒記得許多三歲以後的事情,這段記憶刷新了他自己的新紀錄了。

路路似乎觀察到媽媽聽到哥哥講起這段回憶感到很驚奇的樣子,突然也就手舞足蹈的說:「我也想起來了!我也想起來了!」我不可思議的看著路路,因為外婆喪禮時她只有十個月大。

路路說:「我們坐著火車,經過一個窗簾,然後看見好多骨頭,然後我們就拿著槍把骨頭Bui,Bui, Bui。」

說真的,我完全不知道她在說什麼。

路路很堅持的,一字不差的重複上面那一段描述,很顯然的,即便在拼命的回想之下,哥哥、媽媽都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

直到路路重複到差不多第四遍的時候,媽媽突然想起來了!那是一段在San Diego的LegoLand的記憶,當時路路只有兩歲三個月路路記得的是一個叫做Lost of Kingdom Adventure的遊樂設施,一車可以坐四個人,每個人有一把雷射槍用來射擊隧道(法老皇宮)裡面得標把,只要射中了就會有各種樂高做的機關啟動,進入法老皇宮前確實是先通過一個簾子。
總算想起了路路說的回憶,媽媽很興奮的附和她:「對了對了!我們四個人都坐在車上,媽媽跟哥哥坐在後面,爸爸跟路路坐在前面。」這時候哥哥說話了:「不是的,是媽媽跟我坐在前面,爸爸跟妹妹坐在後面才對。」

看到上面這照片了,勒勒記得才對。

孩子的記憶力再一次令我驚艷。